上海市金山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稳中求进、有所突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方针,奋力拼搏,开拓前进,全区实现了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三大产业运行良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 一、国民经济 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8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8.4%,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1.0%,比上年上升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9.2%,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0.6%,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9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实现财政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30.5%,地方财政收入1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区级财政总财力179463万元,区级财政支出178839万元。 第一产业 2001年,我区农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以推行“家家富工程”为抓手,全年共落实2.5万套管棚,总投资达到8000多万元,并取得一定成效。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0.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种值业(含林业)5.1亿元,同比增长3.4%;养殖业5.3亿元,同比增长11.0%。全区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继去年大丰收的基础上仍取得较好成果,总产量达到22.4万吨,比上年下降3.4%,水稻单产为566公斤,夏粮单产为258公斤;油菜籽单产为145.5公斤。 2001年,我区在稳定粮油作物前提下,增加了经济作物面积和渔塘面积,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品种,“漕泾西瓜”和特色珍禽、水产品等名特优产品进一步发展。 第二产业 2001年,全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建筑业增加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工业:2001年,工业生产取得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加大了力度,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年末,经济小区注册企业15736户,比上年增长25.9%;税收总额10.5亿元,比上年增长60.0%,其中工业税收20770万元。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8个,比上年增加11.6%;投资总额11363万美元,同比下降38.7%;合同利用外资741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7.5%。完成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8.4%;全年外贸出口拨交额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2001年末,全区拥有工业企业5009户,其中区属工业160 户,占3.2%;镇村工业613户,占12.2%;私营工业4236户,占84.6%。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格)184.4亿元,其中区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1亿元,比上年下降0.6%;镇村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私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4%。全区累计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60.3亿元,同长增长18.0%;实现工业利润总额7.1亿元,同比增长32.2%。 建筑业:2001年,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区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建筑业产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建筑房屋施工面积6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4%;房屋竣工面积3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0%。 第三产业 2001年,全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2.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区增加值比重为40.6%,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2001年,我区认真实施商业发展规划,积极调整商业业态,大力发展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多种形态的商业销售网络,促使全区商业销售快速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吃的消费品173286万元,比上年下降11.8%;穿的消费品69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6%;用的消费品186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0%;烧的消费品8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9.9%。集市贸易成交额59410万元,比上年下降5.8%。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房销售也呈上升趋势,2001年商品房销售额达41366万元,比上年增长6.5%。 金融保险业:全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70588万元,比上年增长7.0%。2001年末,全区银行、信用社、邮政存款余额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各项贷款总额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全年保险费收入11334万元,保险赔偿金4516万元。 邮电通信业:2001年,邮电通信业又上新台阶,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153万元,邮政业务收入4316万元,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达19469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为737.0万次;国际长途电话13.8万次;港澳长途电话9.6万次。 邮电综合通讯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年内完成城镇光纤“楼楼通”、宽带上网达到13299户,完成交换机总容量20.6万门,比上年增长9.6%。年末,全区城乡电话用户177570户,比上年末增长13.8%。 二、社会事业 科技:2001年,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申报火炬计划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10项;完成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2项,已批准8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2项。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建立技术培训基地3个,其中市级1个,区级2个;组织技术培训班42期,参加培训人员2125人;成功举办了“2001年金山科技节”和金山区首届“科技活动周”。 教育:随着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区对6所中小学校校舍进行改造。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2001年,共有小学47所,在校学生3.4万人;中学29所,在校学生2.9万人;小学入学率为99.9%,初中毕业合格率达98.2%,参加高考学生2454人,高中高考上线率83.4%。 文化、广播、新闻:2001年,全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共组织演出65场次,参演节目1800余个,参演人数11000余人,观众达8.5万余人次。年内举办了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第四届旅游节和金山故事创作演出比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金山农民画赴台展出取得圆满成功。 卫生:卫生事业继续得到加强,新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巩固,卫生防病、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全区拥有医疗机构34个,职工4384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700人,全年门、急诊159.7万人次,住院病人4.3万人次,病床使用率90%。全区有26.8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投保率7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