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3.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68‰,死亡率为7.28‰,自然增长率为0.40‰。

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至年末,全区新增就业岗位39609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136人。开发“万人”就业项目128个、实际上岗人数5473人;开发“千人”、“百人”项目31个,从业人员2141人;“4050”创业项目63个,从业人员472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8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7268元,比上年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10561元,比上年增长10.0%。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6.3亿元,当年新增48.9亿元,增长18.3%。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持续发展。至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敬老院18所,床位2914张,收养老人2009人。全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139人,全年累计发放救助金2019.4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93人,累计发放救助金116.4万元。共有33.8万人次获得社会救助,救助金额达8928.6万元。对困难协保人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188.5万元;发放重残无业人员救助金387.1万元;实施医疗救助112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89.6万元;发放扶志助学金172.0万元。全年共募集衣被21.9万件(条)和资金131.1万元支援灾区。年末社会福利企业吸收残疾人员3719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区有15.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为5.4万人。有12.9万人参加“镇保”,1.3万人享受“镇保”退休待遇,5.3万名农民采用或参照征地养老方式落实了社会保障。有1.9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金最低发放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有21.1万外来从业人员参加了综合保险。

十六、资源与环境

水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全区主要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稳定,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Ⅰ类标准的有14项,处于Ⅱ类标准的有3项,处于Ⅲ类标准的有2项,处于Ⅳ类标准的有1项。主要取水口的水质指标基本达标,重要河流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污水处理能力不断加强。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8.0万吨,城市化地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8.0%。

大气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区内各项空气污染指数稳定在良好状态。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保持在Ⅱ级水平,总悬浮微粒总体上处于Ⅱ级水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4.9%。化学需氧量排放(COD)11394吨。

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年末共有公园12个,面积达48.2公顷。全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95公顷,年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8平方米,全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9%。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增加值是指一个地区、行业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利润、税金和折旧等,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消耗价值。各产业增加值之和为全区增加值。

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数据为抽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