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1997年,全区各条战线在中共宝山区委、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稳中求进、重在有质”的经济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克服改革和发展中的困难,统一思想,团结奋斗,基本完成了区三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这一年中,全区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市政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区功能进一步拓展,科教文卫体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综合经济

1997年,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稳步、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80.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08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36亿元,增长23.9%。一、二、三产业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7%、48.6%和47.7%,一、二、三产业对全区增加值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3%、46.0%和53.7%,全区经济的增长主要由二、三产业推动。

1997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47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7亿元,比上年增长9.4%。农业:由于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出台了一系列稳农兴农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全区“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得到稳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粮食产量达11万吨,油菜籽产量5078吨。副食品稳中有升,生猪出栏、市属蔬菜上市、牛奶上市量都比上年增长一成左右,确保了市下达计划的完成。

农业在坚持“高产、优质、高效”发展方向的同时,推进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1997年全区有11个农业产业化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万元,实现农业产值2.67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25.0%。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高效益粮田示范工程的发展。全区良种覆盖率已达95.0%,水稻轻型栽培等新农艺广泛使用。

1997年,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49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89台,全年机耕面积14030公顷,机收面积9953公顷,拥有塑料大棚2156座,农机排灌站361座。

工业:1997年,全区工业在近几年高投入的进程中,结构性调整取得了成效,发展了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项目,尤其是一批中外合资、合作的产品型企业相继投产,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全区工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克服困难、开拓市场,使生产、销售衔接良好。1997年,全区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产销率98.4%,比上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工业完成134.8亿元,增长28.6%,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88.4%。在全部工业销售产值中,国有企业完成5.75亿元,占3.8%,同比降0.5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92.73亿元,占60.8%,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完成42.76亿元,占28.1%,同比增0.7个百分点;私营、个体完成11.26亿元,占7.4%,同比增3.3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长主要由年内新增企业拉动。1997年全区新增工业企业152户,新增销售产值23.0亿元,占全年销售产值增量的83.6%。在新增企业中,年销售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有9户。由于微观经济效益不尽理想,工业综合效益指数有所下降。据统计,全区村及村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02.4%,比上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利润6.45亿元,比上年下降0.6%。

在构筑宝山现代化工业新格局的进程中,依托市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大有效投入力度。1997年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8.68亿元,比上年增长61.9%,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2个,完成投资额13.73亿元,占工业投资完成额的73.5%。

建筑业:随着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建筑业发展创造了条件。1997年,全区完成建筑业产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建筑施工面积93.29万m2,增长7.5%,竣工房屋面积38.66万m2。

商业:商贸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业已形成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1997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额1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亿元,比上年增长8.3%。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的零售额为17.4亿元,增长13.3%,穿的零售额8.6亿元,增长1.5%,用的零售额30.4亿元,增长7.9%,吃、穿、用之比为30.9:15.2:53.9。高档耐用消费品销售量有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电冰箱销售量17145台,增长13.5%,彩电18947架,增长20.3%,洗衣机15021台,增长7.2%。

年内在发展、培育专业市场上有新的进展。继东方国贸、共康服饰城之后,华东贸易广场正式营运。宝山钢材市场又有新发展,全年钢材交易量达217万吨,交易额60亿元。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发展良好,全区拥有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的集贸市场41个。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8.5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储运业:储运业经过调整组合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型方向发展,业已成为全区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上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7年末,全区已拥有储运企业268家,其中:中外合资、合作储运企业16家。全年储运业总收入达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储运业增加值5.39亿元,增长17.3%,实现利税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建立了一批集仓储、运输、拆装、代理、报关一条龙服务的企业,为加快储运业升级换代打下了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物资流通格局发生了变化,呈现了专业运输部门运输量下降,社会运输量增加的局面。1997年,全区货物运输量513万吨,其中:专业运输部门货物运输量286万吨,比上年下降7.9%,装卸作业量178万吨,比上年下降29.5%,货物周转量57532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3.5%。

邮电通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邮电通讯事业加快发展步伐。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45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年发送信函2809万件,报刊、杂志订销11675万份。1997年,用于埋设电缆、管道设施和新建军工路电话局的投资1.66亿元,年内新增电话交换机容量7.6万门。年末全区已拥有电话交换机31.3万门,比上年增长32.1%,电话用户达17.56万户,其中:住宅电话14.59万户,比上年增长30.7%,拥有国际、国内直拨电话用户16.3万户,比上年增长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