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73.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3亿元,比上年下降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1.16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48.3:51.2。各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降低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降低0.5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06.16亿元,比上年下降2.2%。区地方财政收入45.1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增值税5.70亿元,增长9.7%;营业税16.07亿元,下降2.8%;企业所得税6.56亿元,下降4.4%;个人所得税1.62亿元,下降2.8%;房产税2.40亿元,增长1.1倍。区地方财政支出6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区级财政支出36.57亿元,下降10.0%,街镇财政支出32.65亿元,增长12.0%。地方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11.86亿元,增长5.2%;更新改造支出10.93亿元,增长15.8%;文教卫生事业支出13.52亿元,增长19.4%。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9.19亿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建设改造投资92.18亿元,下降4.5%;房地产开发投资97.01亿元,下降8.5%。 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52.2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工业投资51.67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投资136.98亿元,下降10.9%。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为27.6:72.4。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9.7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4%;集体经济投资35.79亿元,占18.9%;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30.28亿元,占16.0%;私营经济投资57.26亿元,占30.3%;其他经济投资46.11亿元,占24.4%。 农业 坚持“保粮稳菜、稳绿保果,减猪禽稳奶牛,积极发展优质产品,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农业结构调整原则,不断优化,稳步推进,成效明显。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2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15亿元;林业产值0.23亿元;畜牧业产值1.72亿元;渔业产值0.7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46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3万吨,蔬菜总上市量14.42万吨,水果总产量0.44万吨,生猪出栏9.16万头,家禽出栏0.5万羽,鲜蛋622.3吨,牛奶产量3.5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320吨。 健全网络化农产品安全监管、监测、检测体系,加大检测、检疫力度。全年“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抽样监测2666份,合格率100%;蔬菜农残检测5.98万只,合格率99.97%;完成检免疫81.6万羽次;设立10个养殖水域环境监测点,监测面积达3000亩。 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全年22个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8亿元,其中北部水产养殖中心完成水产品销售3800吨,销售额2.01亿元。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工作,全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90期5829人次,落实专业农民培训50户、劳动力职业教育138人。 工业 扎实推进土地二次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4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骨干企业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工业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90户,实现销售产值348.51亿元,增长24.1%,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52.4%。 冶金延伸业平稳增长。全年冶金延伸业实现销售产值29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全区比重39.3%。冶金延伸业中,金属制品业实现销售产值108.09亿元,其中集装箱制造业54.69亿元,钢结构业25.06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7.19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57.99亿元。 工业向园区集中效应进一步显现。至年末,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377户,比上年增加63户,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64.70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增速比全区快了15.2个百分点,占全区比重35.7%,园区集中度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区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4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占全区总量的32.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区域内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在外省市完成产值111.32亿元,增长37.5%。以四大冶建公司为主的部市属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93.5亿元,增长37.1%。 商贸业 商业布局与经营业态不断调整,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69.39亿元,增长20.7%;穿的商品零售额15.14亿元,增长12.6%;用的商品零售额70.85亿元,下降5.0%;烧的商品零售额19.63亿元,增长2.6倍。各种商品的消费需求中,吃的商品增长最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量中49.6%来自于吃的商品。2005年底开业的江杨农产品市场拉动集贸市场成交额大幅增长,集贸市场全年成交额23.06亿元,比上年增长59.2%。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全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较快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年区域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11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至年末,区域内道路货物运输企业3882户,拥有运输车辆19489辆,总吨位14.1万吨。其中,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28户,运输车辆1091辆;集装箱运输企业213户,集装箱运输车辆4489辆。 全区拥有邮政支局23个,邮政所50个,邮路总长度342公里,邮政业务总量3.50亿元,发送函件6735万件,报刊累计订销数1.28亿份。 房地产业 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3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增幅比上年回落22.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8.5%,比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统计,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额97.01亿元,比上年下降8.5%;施工面积853万平方米,下降6.9%;竣工面积211万平方米,下降36.0%。房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本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1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30.10亿元;存量房成交面积119万平方米;存量房成交金额65.8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