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健身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体育产业平稳发展。全年新建市民体质监测站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8片;建成新农村农民健身家园6个;健身点13个,更新46个。至年末,全区拥有社区公共运动场18片,健身苑10个,健身点370个。全年销售体育彩票5451万元。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至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32家,床位3591张,养老机构收养人数2549人;有13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4家社区助老服务社,为4023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有福利企业155个,从业人员6930人,其中残疾人2889人。

实施社会救助政策,推进扶贫帮困工程。至年末,全区有25660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享受救济金额5456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59人,享受救济金额115万元。协保人员享受政府生活困难补助2221人,享受粮油帮困9224人。全区共有2732人次大病重病患者获得医疗救助,救助支出299万元。年内安置残疾人就业580名,其中分散就业65人;新建盲道9.86公里,改造路口缘石坡道75处。

五、人民生活

人口

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15905人。全年出生人口5042人,出生率6.21‰;死亡人口5701人,死亡率7.02‰;人口自然增长率-0.81‰。年末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736957人。

就业

就业再就业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8707个,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企事业单位招工26127个,自由职业者1576个,非正规就业11004个。

优化就业环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缓解困难群体就业矛盾。全年共启动“万人、千百十人就业项目”21个,开发就业岗位3119个;强化“双困”人员的就业援助,全年完成“双困”人员就业托底安置5176人;加大对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发展非正规劳动组织796个,创造非正规就业岗位1820个;为微小型企业发展提供小额贷款支持1514万元;积极推进非农就业,拓宽离土农民就业渠道,全年实现非农就业6277人。

完善促进就业的服务和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职业培训1.29万人,新增青年见习基地3个,合计14个。为就业困难需要技能提升的人员发放培训补贴卡2.17万张。至年末,有职业介绍机构25个,全年招聘岗位7.27万人次,应聘12.34万人次,组织职业指导1.82万人次。

至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9424人。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8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1882元,比上年增长9.8%。年末城乡居民家庭储蓄存款余额533.90亿元,当年新增7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结构改善,数量增加。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城区居民家庭:彩电175台,家用空调160台,影碟机68台,移动电话169部,家用电脑72台,热水器105台;农村居民家庭:彩电170台,摩托车30辆,热水器99台,移动电话143部,影碟机46台,家用空调130台,家用电脑43台。

居住

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平方米。全年完成平改坡综合改造132幢,34.87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整治107幢,29.1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受益家庭累计657户,当年新增136户。

物业管理不断完善。旧住房整治开工建设26.42万平方米,全区484个小区,已有337个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说明: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