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在宝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府提出的“一年小变样,三年中变样,五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大力弘扬“在开放放开中敢为人先、在建设发展中永不懈怠”的宝山精神,同心协力,奋发有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如期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预期目标。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全年实现增加值206.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1%,增长率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是自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5亿元,比上年减少5.6%;第二产业增加值99.25亿元,增长27.1%;第三产业增加值103.41亿元,增长20.7%。三次产业结构比1.7:48.1: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区地方财政收入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其中,乡镇地方财政收入18.18亿元,占57.4%;街道1.49亿元,占4.7%;市属企业0.28亿元,占0.9%;宝钢地方企业1.61亿元,占5.1%。全年区地方财政支出36.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区级财政支出15.02亿元,增长28.9%;乡镇、街道支出17.18亿元,增长31.1%;支持经济支出3.99亿元,增长43.4%。在区级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5.79亿元,增长12.0%;社会保障支出0.99亿元,增长147.5%;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0.21亿元,增长45.5%。 固定资产投资 投融资渠道拓宽,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增幅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24.8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4.9%;房地产开发投资39.36亿元,占39.5%;更新改造投资3.33亿元,占3.3%;农村投资32.25亿元,占32.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02亿元,比上年减少87.8%;第二产业投资39.22亿元,增长66.0%;第三产业投资60.51亿元,增长19.1%。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为0.02:39.32:60.66。从投资主体看,国有企业投资15.74亿元,占15.8%;集体企业投资25.32亿元,占25.4%;三资企业投资10.59亿元,占10.6%;私营企业投资11.40亿元,占11.4%;股份制及其他企业投资36.70亿元,占36.8%。 农业 农业实施“减粮稳菜、减猪稳奶、扩绿保果、扩大异地种养业,积极发展名特优产品”的结构调整方针,种养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76亿元,比上年减少5.2%。其中:种植业4.89亿元,比上年减少10.3%;林业0.66亿元,比上年增加36.9%;畜牧业3.13亿元,比上年减少1.8%;渔业3.08亿元,比上年减少6.2%。粮食总产量2.86万吨,蔬菜总上市量30万吨,水果总产量6.72万吨,生猪出栏24.29万头,家禽出栏116万羽,鲜蛋上市3740.8吨,牛奶上市35525吨,水产品总产量11471吨,全年农产品出口总量10183吨,出口额609万美元。 全年新增造林面积801公顷,人工造林、育苗面积和园林绿化得到快速发展,全区纳入市退耕造林补贴面积18782亩;建成月浦—罗店高压走廊(一期)1500亩、横沙生态森林岛苗木储备基地1584亩、顾村蕴藻浜片林1049亩等市级工程造林项目。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新组建的上海金篮子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农产品配送量达3.5万吨,配送额达7596万元,同比增38%;上海欣岛柑桔发展有限公司柑桔销售额7461万元,柑桔出口量6140吨,为历年之最。 工业 工业生产继续增长,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现工业增加值83.77亿元,可比增长26.5%,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0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在工业销售产值中,区属企业完成1.80亿元,减少54.9%;乡镇企业完成370.56亿元,增长34.5%;街道企业完成5.49亿元,增长57.6%。全区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4%,村及村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利润总额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上交税金9.11亿元,增长22.9%。 工业园区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1+5”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12.12亿元,比上年增长62.3%,增速比上年提高37.2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8.0%,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占全区总量的30.6%。 以冶金延伸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增势强劲。全年冶金延伸业实现销售产值169.55亿元,比上年增长46.8%,高于全区增幅19.8个百分点,占全区比重42.4%,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金属制品业实现销售产值65.16亿元,比上年增长51.6%,金属制品业中,集装箱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32.32亿元,比上年增长54.0%。 骨干企业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显著。全区工业产品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53户,比上年增加12户,实现销售产值144.11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占全区总量36.0%,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52.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建筑业 由于房地产开发的带动,全区建筑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48亿元,可比增长30.7%,区域内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13.15亿元,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23.3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7.86万平方米。 商贸业 全区商业企业和布局不断调整,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全年实现商业增加值24.95亿元,可比增长19.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52.22亿元,增长28.6%;穿的商品零售额8.18亿元,减少18.4%;用的商品零售额47.44亿元,增长24.5%。区属商业不断调整商品结构,引入优势品牌,实现零售额19.79亿元,增长12.5%;全区大卖场实现零售额13.56亿元,增长29.9%,占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12.2%;私营、个体商业实现零售额56.35亿元,增长17.2%,占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50.5%。 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仓储业 全区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增加值12.01亿元,可比增长19.5%,实现交通运输仓储业营业收入28.06亿元,实现邮电业务总量5.36亿元,比上年增长9.8%。至年末,全区拥有邮电支局21个,邮政所45个,邮路总长度505公里,发送函件4090万件。年末电话总装机容量43.45万门,增长6.4%;市内电话用户37.65万户,增长6.7%,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8.46万户,增长5.2%;电话普及率88.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