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闵行区统计局

2007年1月18日

2006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2006年,闵行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初步核算实现增加值84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亿元,比上年下降31.9%,占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0.2%;第二产业增加值6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所占比重为72.9%;第三产业增加值22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所占比重为26.9%。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区级财政收入达到6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税收收入同步提高,全年完成税收收入213.50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增值税完成101.28亿元,同比增长27.5%;营业税完成30.60亿元,同比增长4.4%;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完成73.58亿元,同比增长18.8%。私营企业完成税收45.00亿元,同比增长8.6%。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2.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

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建设改造投资12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房地产开发投资151.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0%。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95.35亿元,比上年增长33.2%;第三产业投资19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55.94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9.1%;集体经济投资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所占比重为3.2%;股份合作经济投资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9倍,所占比重为2.5%;股份制经济投资3.76亿元,比上年下降15.3%,所占比重为1.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31.8%,所占比重为25.6%;私营经济投资56.42亿元,比上年下降24.4%,所占比重为19.3%;其他经济投资84.65亿元,比上年增长76.7%,所占比重为29.0%。

农业

2006年,闵行区农业生产工作按照“保粮、稳菜、控养殖”的产业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目标,不断推进现代化设施粮田菜地建设,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得到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得到增强,“一区两翼”都市型农业布局已初见成效。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3亿元,比上年下降28.4%。其中,种植业产值2.90亿元,比上年下降12.4%;畜牧业产值0.46亿元,比上年下降58.0%;渔业产值0.19亿元,比上年增长40.2%。粮食生产稳定,畜禽养殖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1493公顷,比上年下降0.3%;粮食总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全年蔬菜上市量15.37万吨,比上年下降16.7%,其中直销、配送蔬菜4.69万吨和4.44万吨;蔬菜品种细化,质量提高,全年实行上市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抽检合格率达97.5%。

全年出栏商品肉猪4.27万头,比上年下降33.8%;出栏家禽6.55万羽;上市肉羊1866只;上市肉鸽18.4万羽;上市鲜牛奶975.6吨;全年上市水产品1075吨;特种养殖规范稳定,全年割锯鲜鹿茸250公斤、销售观赏锦鲤鱼5万尾。

全年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2家,比上年增长100%;新增专业合作社7家,比上年增长50%;10家农业生产企业注册上海市商标,其中上海城市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的“城市”商标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工业

2006年,全区工业生产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9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完成工业总产值30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93.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私营企业工业产值2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4.7%。重点发展行业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明显,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51.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6.51亿元,比上年增长31.7%;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9.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服装鞋帽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2006年工业产品销售产值完成3022.97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全区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较好,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产销衔接较好的同时,工业企业利润同步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利润总额14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545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88.05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5%;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建筑业

2006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安装工程产值4亿元,比上年下降27.3%。全年竣工产值35亿元,比上年下降5.4%。

2006年,受理报监工程295项,受理报监面积为634万平方米;报建项目347项,报建面积331万平方米,总投资146亿元;核发施工许可证305项,建筑面积391万平方米;完成施工发包项目312项,建筑面积401万平方米。

2006年创建市“白玉兰”工程9个、市“优质结构”工程21个。对一线5万名建筑务工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取证率达100%。对420万平方米的138个建设项目进行了核定,征收专项资金793万元,居本市同行业领先地位。

金融业

金融业加快服务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拓宽各类消费贷款项目。

2006年,全区共有18家银行,证券营业部7家。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2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短期贷款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个人消费贷款199亿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住房按揭贷款190亿元,比上年下降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