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国内贸易 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总额22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餐饮业零售总额1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大卖场、专卖店实现零售总额4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汽车类实现零售总额62.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用的商品占首位,实现零售总额14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63.3%;吃的商品58.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占24.7%;穿的商品17.27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占7.3%;烧的商品11.22亿元,比上年下降35.3%,占4.7%。 全区进一步调整商业业态,提升商业档次,不断培育我区商业经济新的增长点。2006年建成并开业的主要有:巴黎春天七宝店、家乐福七宝店、易初莲花世博家园店、大润发莘庄店等;在建的大型项目主要有仲盛商业中心、汇恒商业中心、百联南方商城西侧地块。 邮电通信业 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业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 2006年,邮政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年收寄国内、国际函件3420万件,比上年下降20.1%;国内、国际包件123万件,比上年增长15.0%,特快专递函件236万件,比上年增长24.2%;开发电子汇票97万张,比上年下降15.7%;邮政储蓄余额达到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年投送函件14663万件,比上年增长20.7%,投送特快专递248万件,比上年增长39.3%,包裹47万件,比上年下降26.6%。各种报刊杂志发送12600万份,比上年增长3.2%。 2006年电信业务收入7.5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年末交换机总容量达88.10万门,实装率为89.6%,比上年增长2.4%;电话用户达90.26万户,比上年增加5.09万户,增长6.0%;ISDN达1.34万户,减少0.09万户,容量达2.49万门,比上年减少0.01万门。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ADSL业务发展迅速,2006年末ADSL用户数达21.68万户,比上年增长36.4%。同时,继续推广小灵通PHS业务,2006年末小灵通用户已达11.3万户。IPTV业务发展良好,2006年末用户数达1.02万户。 移动通信业务总收入12.46亿元,比上年增长31.2%。移动通信用户达141.18万户,其中全球通用户达12.67万户,神州行用户达109.14万户,动感地带用户达19.37万户。推出彩铃、彩信、手机上网、随e行、企业短信通、移动总机、PUSHMAIL、BLACKBERRY手机邮箱等多项新业务。其中,移动总机用户268家,用户总数达1.11万户,彩铃用户达40.36万户,彩信用户达25.73万户,手机上网用户达67.85万户,PUSHMAIL用户达14户,BLACKBERRY用户达103户,企业短信通用户达127户,随e行用户达558户。区内共有移动通信基站166座,室内覆盖基站128座。 房地产业 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房屋建设开发速度放缓。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22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9%;其中新开工面积2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1.3%。房屋竣工面积2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5%;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2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3%。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7万平方米,增长25.9%;商品房销售金额236亿元,比上年增加42亿元,增长21.8%。存量房交易面积22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60万平方米,下降21.2%;存量房交易金额155亿元,比上年减少54亿元,下降25.7%。 二、改革发展 所有制结构 积极稳妥调整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全区完成的213.50亿元税收中,内资企业完成99.18亿元,占税收总量的46.5%;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23.66亿元,占税收总量的11.1%;外商投资企业完成85.11亿元,占税收总量的39.9%;个体经营户完成5.54亿元,占税收总量的2.6%。 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呈现不同的发展格局。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中,国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17亿元,占总量的1.3%;集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30亿元,占总量的1.3%;股份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92.80亿元,占总量的22.8%;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28.92亿元,占总量的73.4%。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和集体商业企业零售总额8.58亿元,占总量的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零售总额9.47亿元,占总量的4.0%;私营企业零售总额93.84亿元,占总量的39.7%;个体及其他经济类型零售总额124.72亿元,占总量的52.7%。 资产重组和经济体制改革 2006年,共受理资产评估核准、备案项目17项,其中,核准项目15项,备案项目2项。17项评估项目账面价值为4.32亿元,评估价值达6.30亿元,评估增值(净资产)1.98亿元,增值率为45.8%。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按照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规范操作要求,实行公开挂牌竞价转让。年内,审批企业改制和企业部分产权转让共9宗(件)。公开挂牌转让标的为9280万元,成交金额为11280万元,净增2000万元。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结合新的形势要求,制定出台了指导全区企业改制规范操作的意见,从产权转让的方式、保障改制企业职工权益以及改制责任落实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进一步深入,年内已审批改制2个村(马桥金星村、梅陇陇南村),全区累计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制13个。 民间组织和民非单位 截至2006年末,批准成立登记社团7家,办理变更登记社团33家;批准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30家,办理变更登记72家,注销登记35家,迁移外区1家。目前,全区有社团11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14家。 对全区的社团和民非单位实施了年度检查,被检查的94家社团全部合格;被列入年度检查的230家民非单位中,合格228家,合格率为99%。 社会保障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截至2006年末,全区“城保”参保户达11568户,比上年增长25.9%;“城保”参保人数达37.06万人,其中缴费人数26.44万人,退休人员10.62万人。2006年,“城保”基金征缴额达3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养老基金征缴21.78亿元,医疗保险基金征缴10.08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2.09亿元,生育保险基金征缴0.36亿元,工伤保险基金征缴0.35亿元。全年共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14.76亿元。 2006年末,全区“镇保”参保人数已达7.45万人,其中通过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2.96万人,企业参保4.49万人。2006年,“镇保”参保人数新增22595人,其中征地人员6514人,单位参保人员16081人,全年“镇保”缴费额达4.8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