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新进70岁以上高龄纳保人员2381人。 2006年,“农保”缴费人数77003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16437人,收缴养老保险费2922万元,支付养老金1784万元,累计结余“农保”养老保险基金5.89亿元。2006年末,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4%,参保农民11.39万人。其中:残疾、特困、低保及70岁以上的农民2.13万人,覆盖率达100%。全年合作医疗共计筹资5934万元,其中:区大病住院统筹金518万元,镇合作医疗筹资5416万元。全年合作医疗统筹金支出4772万元。 大力推进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全年共有14867户企业参保,“综保”参保人数36.79万人,月均参保人数33.81万人。发放“综保”卡42万张,为1802名外来从业人员办理了工伤、大病住院的理赔,共计金额3239万元。 2006年,全区新增征地养老人员1378名,全区现有集中管理的征地养老人员达31098人。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由上年每人每月448元调整为488元,征地养老费缴费标准调整为男性111696元/人、女性148440元/人。全年共发放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1.62亿元,支付养老人员医疗费5750万元。 市场培育与建设 2006年新开业农副产品市场7家。至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市场111家,其中消费品市场106个,生产资料市场5个。消费品市场中:农副产品市场88个,花卉、服饰、食品等小商品市场9个,建材、汽配等工业消费品市场9个。5个生产资料市场包括3个钢材市场、1个二手车市场和1个机械设备市场。所有111个市场均已完成了主体改制工作。 2006年,我区开展了标准化市场的创建和验收工作,至年底,共有37家农贸市场通过了标准化市场的改建和验收。 2006年,根据平安建设实事项目工作要求,对区内的三家蔬菜批发市场开展了专项整治。通过整治,目前三个蔬菜批发市场共有经营户1587户,有照率达100%,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经济协作 2006年,全区外地来沪投资企业新增3723户,比上年增长22.6%;吸纳注册资金35.35亿元,比上年下降15.3%。从项目类型来看,工业项目152个,注册资金1.91亿元;房地产项目6个,注册资金0.96亿元;贸易项目1642个,注册资金12.18亿元;投资公司6个,注册资金2.4亿元;其他1917个,注册资金17.9亿元。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54户,比上年下降3.6%。 全区历年来在全国各地投资企业有21户,累计市外投资9.58亿元。2006年营业收入24.19亿元,利润1.08亿元,其中上海方获利0.74亿元。 出口贸易 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扩大外贸出口。2006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120.7亿美元。外贸产品主要出口地区为欧洲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北美洲4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3%;亚洲2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8%;大洋洲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1%;拉丁美洲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3%;非洲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出口主要产品为机电94亿美元,纺织品5.5亿美元,玩具2.6亿美元,光学仪器4.8亿美元,金属制品2.8亿美元,塑料制品1.5亿美元。 吸收外资 2006年,全区新批准“三资”企业338家,投资总额30.65亿美元,合同吸收外资14.6亿美元,其中合资企业46家,总投资9.64亿美元,合同吸收外资2.32亿美元;合作企业2家,总投资1.18亿美元,合同吸收外资0.6亿美元;独资企业290家,总投资19.83亿美元,合同吸收外资11.68亿美元。从投资总额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看,日本为5.57亿美元,香港为3.79亿美元,维尔京为3.71亿美元,美国为2.87亿美元,荷兰为2.06亿美元。从合同吸收外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看,香港为2.10亿美元,荷兰为2.04亿美元,日本为1.66亿美元,维尔京为1.43亿美元,美国为1.35亿美元,台湾为0.84亿美元。全年增资项目215家,总投资15.58亿美元,合同吸收外资7.33亿美元。全年外商实际到位资金8.76亿美元。 三、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应用 区公务网接入PC机约700台,政务网接入约3200台(其中约1000台能接入因特网)。政务网基础应用平台应用进一步丰富,完成了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6个系统整合,民生热线信访系统等2个系统的整合也正在实施中。政务网安全得到进一步加强,财政集中核算系统和实有人口综合信息资源库均已实现了数字证书应用。网站首页访问量79万余人次,网站页面访问量1155万余人次,发布各类新闻2816篇,完成专题报道(网页)20个,收到各类网络投票近2万张。网站可提供1094项办事服务项目的网上咨询和办理,76项(125张)主要办事表格可下载。社区信息化全面建设,区政务网铺设到全区9个镇、3个街道、1个工业区,建立了各自的政务办公平台,覆盖了所有村(居)委会。 实有人口综合信息资源库建设已基本完成,已经入库的数据包括有公安、民政、计生、法院、来沪人员和市社保卡中心的社保卡和居住证信息,共有85万户籍人口、104万来沪人员。古美路街道、马桥镇和梅陇镇的社区实有人口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已起步。GIS服务平台整合了规划、房地、水务、农绿等多家单位的地理数据,叠加了航拍图,已经发布了一版系统的原型。2006年区4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闵行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期)完成建设,区财政局、区工商分局、区税务分局等8家单位录入涉及48278家企业共95926条的信息数据。 2006年,全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47条,全文电子化925条,接受并办理信息公开申请66条,100%同意公开,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全区社会保障卡信息采集12746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21191张,发放老年人红卡附卡5027张;发放临时居住证12915张,受理上海市居住证1569张,发放上海市居住证897张;办理市民信箱6091份,受理个人信用报告申请147份。 区统计局闵行统计信息管理应用系统获第八届全国统计科研成果信息技术类三等奖;区审计局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系统获2005年度上海市区县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奖;区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获2005年度上海市区县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奖。 四、社会事业 科技 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进科技科普工作全面发展。2006年,闵行区被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集体”。 全年全区获批国家和市级火炬计划项目16项,国家和市级创新基金项目29项,国家和市级科技攻关项目63项,市级农业重点项目和产业化项目5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45项。获得科技系统市级以上资助1亿元;2006年全区立项国家重点新产品7项,上海市重点新产品14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98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