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国内商业

2004年,全区商业企业调整经营方式,积极招商引资,培育新增长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0.5亿元,增长16.5%;集市贸易成交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9.6%。个体、私营商业继续保持领先的增长势头,全年完成零售额达52.9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用的商品占首位,实现零售额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占63.4%,增加1.0个百分点;吃的商品26.9亿元,增长20.0%,占22.3%;穿的商品8.2亿元,增长30.0%,占6.8%;烧的商品9.0亿元,增长8.1%,占7.5%。2004年,各类商品销售总额完成3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经过各方积极努力,闵行商业业态继续呈多样化发展,一批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应运而生,中高档品牌店、专卖店、特色店纷纷进驻。全年新开业的商业项目有老闵行东川路的大型商业中心置业广场、梅陇镇的天庭大酒店、颛桥好爱广场的上海太阳岛花园浴场、上海春申汽车汽配市场、上海港澳购物中心一期山姆士超市、亚世都大酒店、首坞利亚大酒店、利比富文具礼品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商业、休闲、娱乐设施,为改善闵行地区的商业环境和面貌,提升闵行商业档次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全区现有10家大卖场,比上年增加1家,完成商品销售总额31.4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全区各类超市、便利店共481家门店,比上年增加43家。

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业

邮电通信交通运输业,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

邮政服务业继续稳步提高。2004年实现业务收入2.80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全年收寄国内、国际函件3420万件,与上年基本持平;国内、国际包件95.0万件,比上年增长7.0%,特快专递函件144.0万件,比上年增长7.0%;开发电子汇票142.0万张;储蓄余额达到41.0亿元。全年投送函件7859.0万件,比上年增长20.0%,投送特快专递160.0万件,比上年增长9.0%,包裹58.0万件,与上年基本持平。各种报刊杂志发送13532.0万份,比上年增长2.0%。

电信服务进一步开拓创新,业务量明显上升。2004年业务收入7.49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年末交换机总容量达82.2万门,比上年增长3.7%;电话用户71.04万户,比上年增加7.39万户,增长11.6%;ISDN达1.58万户,减少0.08万户,容量达2.49万门,减少2.4%。宽带业务发展迅速,2004年末已达13.11万户,比上年增长90.9%。

2004年,交通运输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积极转换经营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其中,轨道交通五号线全年共运行5.73万列次,客流量542.5万人次。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持续升温,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住宅品质继续提升,中高档楼盘不断涌现。

房地产开发继续增长。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0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2万平方米,增长8.4%;房屋竣工面积384.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0万平方米,增长18.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1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6万平方米,增长22.6%;销售金额256.0亿元,比上年增加120.78亿元,增长89.6%。商品房空置面积12.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3%。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积极稳妥调整所有制结构,非公经济比重上升较快,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全区税收中,内资企业完成6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1%;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外商投资企业完成21.91亿元,比上年增长45.8%;个体经营完成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4.5%。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和集体商业企业零售额完成20.6亿元,比上年下降19.4%;外商投资企业零售额6.1亿元,比上年下降2.8%;私营和个体商业企业零售额52.9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资产重组和经济体制改革

2004年,资产评估报告48项;核准资产评估5项;受理备案资产评估4项,资产评估价值达9.52亿元,经审核确认,增加净资产0.38亿元。年内,对16户企业进行了产权界定,其中10户企业办理脱钩转私审批手续。按照应改制口径统计,至年底已累计完成企业改制1761家,改制率97.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共置换和盘活国有、集体资产41.25亿元,置换和盘活率98.9%,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按照规范程序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制3家,共量化集体资产1.27亿元。全区已有8个村完成了改制。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后续监管力度。2004年,实行告知承诺审批事项范围,主要针对环保审批如非水源保护区的仓储(有毒、有害及危险品仓库除外)等14个方面。积极准备企业网上信息平台的推出,为企业提供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

民间组织和市场中介

截至2004年,批准筹备社团7个。批准成立登记7个,办理变更登记43个(其中社团25个,社团分支机构18个),注销登记2个(其中社团、社团分支机构各1个);批准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50家,办理变更登记53个,注销登记2家。目前,全区有社团10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27家。

对全区的社团和民非单位实施了年度检查,被检查的82个社团全部合格;被列入年度检查的227家民非单位中,合格212家,合格率为93.4%。

社会保障

全区城镇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达100%。通过实施“完善城镇社会保险、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征用地参保人数达9058人,企业参保1.11万人,全年累计“镇保”参保人数达2万人。

2004年,农村投保人数9.1万人,镇、村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达100%。累计筹集农保资金约5.5亿元,比上年增加0.48亿元,增长9.7%。

大力推进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全年共有6000多家企业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手续,参保人数17.2万人。

截止2004年底,新征地养老人员8500名,全年共有征地养老人员2.5万人。共发放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1.1亿元,支付养老人员医疗费3900万元。

市场培育与建设

2004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市场主体改制工作,全年共完成市场改制68家。

2004年,新开业市场21个,至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市场10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88个,生产资料市场16个。在消费品市场中,农副产品市场80个,工业消费品市场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