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金融保险业

1999年,金融业在存贷利率连续下降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92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各金融单位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加强管理及优质服务,至年末,全区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639853万元,比年初增长12.9%,其中企业存款1246579万元,增长14.1%。银行贷款达1468495万元,比年初增长3.0%,其中短期贷款1213458万元,下降1.4%。由于存贷利率下调和征收利息税后,保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商业

1999年,全区商业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建设较快发展,镇、街道商业迅速掘起,老渠道商业稳中有进,外来商业异军突起的新格局。全区商业网点18648个,比上年增长8.7%;营业面积101.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市场经营范围逐步扩大,涉及到建筑装饰材料、五金家电、百货、轻纺产品、电脑、汽车配件、二手车、农副产品、食品原料等多种门类。规模较大的有:东方国贸西部批发城、红都建材市场、梅陇家庭装饰市场、九星综合批发城、莘庄二手车交易市场、繁融电脑市场、七宝商城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城等大型市场,其销售额达16.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区拥有麦德龙闵行店、乐购七宝购物中心、家乐福南方店、易初莲花店、东方国贸家电等7家大卖场,其销售额达8.2亿元,比上年增长40.5%。

商业企业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发挥市、区联动优势,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36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83768万元,增长15.9%。其中,商业零售额445868万元,增长12.9%;餐饮业零售额130839万元,增长69.1%。

消费品市场繁荣、货源充沛、价廉物美、挑选性大,市场购销两旺。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吃的商品零售额261431万元,比上年增长7.6%,各类农副产品丰富多彩,货源充盈,价格平稳。穿的商品零售额49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6%,衣着消费更注重于品牌、名牌、款式和质量,中高档商品成为购销热点。用的商品零售额248860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城乡居民对日用品消费需求选择性大,要求高,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和装饰材料销售量均有所增长,特别是家用电脑成为广大居民的关注商品。烧的商品零售额24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1.2%,全区城乡居民基本上都使用上液化气、管道煤气,设施有新的改善。集市贸易活跃,个体工商户达到15468户,比上年增长7.0%;从业人员比上年增长5.0%;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152714万元,比上年增长4.0%。

邮电通信及交通运输业

1999年,邮电通信事业有较快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44494万元,比上年下降6.4%。邮政电信业务收入420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年发送信函2224万份,比上年增长11.1%;国内特快专递71.9万份,比上年增长58.0%;国际特快专递7.8万份,比上年增长30.0%。电信事业在困难中求发展,全年完成交换机扩容10项,计10.1万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4.7万门,比上年增长19.8%;新增普通电话5.4万号线,新增N—ISDN5200号线。年末电话用户36.4万户,比上年增长22.6%。其中,住宅电话达29.7万户,增长94.9%,公用电话3347部。电话主线普及率达59.0号线/万人。

交通运输业在运量连续下降的情况下,运输业市场竞争激烈,外省市运输企业纷纷抢占上海市场,致使交通系统货物运输不景气。全年运输总量只达到98.0万吨,比上年下降32.9%。其中,公路运量95.0万吨,水路运量度3.0万吨。货物周转量1725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51.5%。其中,公路950万吨公里,水路775万吨公里。

二、改革开放

推进各项改革

1999年,闵行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各项制度改革,出台了《关于推进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降低企业改革有关费用等举措。企业改革以投资体制改革为重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置换资产存量、盘活不良资产、重组公有资产为手段,改革得到了全面推进。截止年底,全区应改制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达1173家,占应改制企业总数的60.0%,累计置换和盘活公有资产22.1亿元,区属和镇村企业公有资产盘活率分别达到64.0%和48.0%。加强了扶强力度,促使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大企业的发展。全区组建企业集团33个,其中工业企业集团21个,19个工业企业进入市百强。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等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达标率实现100.0%。

资产重组

全区国有资产和城镇集体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覆盖率达100.0%。清理公有资产的区属公司有21家,清理资产总量18.37亿元,清理后净资产为15.12亿元,缩水率为17.8%。城镇集体企业通过清产核资后,进行产权登记的企业543家,符合条件的有422家。改制企业产权转让合同100家,置换资产3亿元。全区工业企业资产达392.80亿元,负债达216.5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7%和9.2%;资产负债率达55.1%,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净资产达17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提高3.7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了以基本保险、补充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区建立了22个社会保障事务机构。国家机关、城镇企事业单位已有4.64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占全部职工83.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全部建立,农村人口投保率达97.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0%。通过“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等活动,使社会救助制度化、社会化和经常化。全年发放定期救济、粮油帮困、实物补助人数17797人,发放金额达609万元,发放失业救济金1985万元,各类生活补助费和医疗补助费1137万元。

再就业工程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再就业工程扎实推进,就业特困托底机制初步形成。以就业市场化、组织网络化、社会保障化、救助社区化为框架的劳动力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逐步推行,其他就业劳动组织和劳动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全年接待就业求职登记12404人次,提供就业岗位8500个,推荐就业10188人次,用工单位录用3422人,推荐成功率达33.0%。全区16家再就业服务中心已托管下岗人员5101人。全年发展其他劳动组织188家,安置就业588人,经培训后推荐再就业人员3650人。全年共分流安置下岗职工3061人。全年国有、集体职工比上年减少5210人,其他从业人员减少547人,尚有离岗职工9403人,占全部职工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