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闵行区统计局 2001年2月8日 2000年,全区人民和各条战线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符合闵行实际的发展新路,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0年全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有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保持协调发展;抗波动能力增强。城镇建设取得了新成绩,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又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大成绩。 一、经济实力 2000年,闵行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增加值179.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04亿元,增长7.6%,占全区增加值2.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0.79亿元,增长11.3%,占全区增加值56.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4.27亿元,增长12.6%,占全区增加值41.5%,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000年,全区物质生产部门瞄准市场,加大改革力度,在转换机制和结构调整中继续向前迈进,全年社会总产值实现54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国民收入完成1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占社会总产值21.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00年,强化地方税收征管工作,积极贯彻征管并重方针。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财政支出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在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综合实力增强的同时,消费有所回升,全年实现商业总产值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6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8.2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2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4.12亿元。 农业 2000年,全区农业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广泛开展科技兴农,积极推进都市化农业进程,以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为目标,克服了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取得了农业增产增收。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25亿元,其中,种植业完成总产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5.0%。农业粮经的比例由原来的7:3提高到11:9。优质杂交水稻“寒优湘晴”在市场上得到进一步认可,被列入《市优质水稻三年推进计划》首选品种,全区播种面积4573亩,为历史之最。全区夏粮播种面积4.23万亩,比上年减少53.6%;单产259公斤,比上年增长2.0%。秋粮播种面积9.67万亩,比上年减少22.9%;单产549公斤,比上年增长3.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90万亩,比上年减少35.8%,总产量6.32万吨,比上年减少29.5%。 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有新的发展。蔬菜生产量26.6万吨,比上年增长6.4%,其中上市量24.02万吨,比上年增长0.2%;生猪出栏数43.55万头,其中上市量43.51万头;家禽产量503.80万只,其中上市量493.40万只;鲜蛋产量8244吨,比上年增长16.0%,其中上市量7529吨,增长15.5%;鲜奶上市量2366吨;水果产量2334吨;水产品产量2434吨。花卉种植面积1443亩,总产量1851万支(盆),总产值2101万元。苗木面积5277亩,比上年增加1623亩,现存各类苗木250万株,总价值达4000万元。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0091千瓦,比上年下降21.6%。 工业 2000年,全区工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服诸多困难,积极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行业和产品的结构,使工业生产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区属工业31.99亿元,增长43.9%;镇属工业157.36亿元,增长11.5%;村属工业229.42亿元,增长7.1%;街道工业4.02亿元,增长11.3%;其它工业9.54亿元,增长1倍。全区私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8.99亿元,增长14%。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遵循市场规律,产销衔接情况良好,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1%,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全区注重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工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全年实现工业利润总额1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15个镇的工业利润总额完成18.25亿元,增长25.1%。百元工业销售产值实现利润4.20元,比上年增加0.18元,增长4.5%。 结合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工业在电子通讯、电气器材和新材料等行业上有新的发展,电子行业的产出占工业产出总量的比重已上升到10%以上。坚持向高新技术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试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开发新产品127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有14项,新产品投资额1.86亿元,实现产值12.67亿元。全年技改项目立项21个,总投资4.35亿元。 全区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规模经济和多种经济格局有一定进展,一大批私营经济工业园区相继建成、运转,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莘庄工业区为核心的“一线四点”工业布局的优势逐步显现。莘庄工业区已进入产出期,区内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77亿元,比上年增长66.8%。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0%,比上年增长5.4%。闵东、闵北工业区已成立投资开发的管理机构,区内的招商引资工作有序而紧张地开展,不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区产品销售收入前20名的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7亿元,利润1.40亿元。 建筑业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建筑企业的生产规模施工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全区建筑施工企业19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实现增加值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面积138.80万平方米(除区外企业),竣工63.61万平方米(除区外企业)。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检验单位工程646个,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合格率达100%,优良率为49%;参与考核评比工程住宅547个,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合格率达95%,优良率为31%。积极开展建设工程创优活动,带动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整体提高。2000年,全区评出“优质结构”工程38个,上报市“优质结构”工程9个,有17个工程入选市“白玉兰”和“浦江杯”的评审,8个市“文明工地”。“金燕大厦”工程荣获国家建设部的“鲁班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