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全区共有普通中学47所,在校学生35955人,比上年增长5.2%。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1343人,增长2.0%。小学共63所,在校学生41284人,比上年下降1.5%。幼儿入学率99.5%;学龄前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升学率100%。我区高中阶段入学率97.6%,高考上线率68.4%,录取率62.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七宝中学、闵行中学跻身全市前十位。

卫生

2000年,全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顺利完成疾控病疗、卫生监督、医疗保健、医学科研等各项任务。

2000年,全区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为万分之266.65例,比上年下降4%;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为10万分之75.02例,比上年下降2.2%;全区02号病的发病例数为0。全年完成诊疗总次数315万人次,比上年上升31.9%。成功抢救危重病人1748人次,成救率达95.6%。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建成4个街道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成立了“复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筹)”和“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医院”。医学学科的研究继续向深度发展,2个市级特色学科已进入总结评估阶段,6个医学科研项目获区科技成果奖。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五医院科技综合楼全面竣工,区中心医院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门、急诊楼已结构封顶。

2000年,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专业防治站(所)5个;辅助医疗机构2个。共有医务员工4247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31人,比上年增加86人。其中,主任医师12人;副主任医师124人;主治医师519人;护师、护士1151人。共有病床3085张,比上年增长10.6%。

文化

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文化、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2000年,完成文化展示项目120个,文艺演出150场,其中专场演出20场,演出人员逾1360人次,观众达50万人次。新创作的音乐、声乐、戏剧小品、故事等作品150件,组织10类50个作品参加市级展评活动,其中音乐作品《伊梨姑娘》获九届上海十月歌会创作一等奖,《晚归》获二等奖。农民业余歌手参加全国青年农民歌声大赛获上海赛区一等奖,舞蹈《彩虹》参加了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全区公益性文化主阵地活动平均每月开展73次,参加人数每月达15236人次。

全区公共图书馆有20个,其中区级1个(包括1个分馆)、19个镇、街道图书馆,总藏书62万册。图书馆的借阅实现计算机管理,图书的流通总量52万册,读者24万人次,办证率提高14%。建立了“本土文化”网页,促进图书信息资源共享。

全区影剧院18个,其中区级5个。全年放映电影7825场,观众62万人次;组织戏剧演出711场,观众29万人次。影片《生死抉择》的放映创我区电影放映单片的场次、收入及发行拷贝数的最高纪录。

广播电视宣传质量显著提高。全年闵行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4520条,广播政治时事、社教服务类节目406期。闵行电视台全年播出新闻3130条,电视社教类、生活服务类节目182期,播放电影故事片724部,电视连续剧1460集。年内新开《阳光都市》等8个电视娱乐和企业宣传专栏。由区电视台摄制的电视专题片《神州鼓韵》获全国电视纪录片《中华荟萃》评选一等奖。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16万户,比上年增长29.7%。完成调频喇叭的安装9100只。《闵行报》的扩版,使今年的发行量达3.5万份,比上年增长11.5%。

体育

全区体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和为“申奥争光计划”,体育健身和竞技体育得到协调发展。全区共举办各类健身活动382次,有33万人次参加。新建健身苑和健身点70个,总面积27341平方米,总投资400万元,购置健身器材657件。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节被评为市级优秀组织奖。实现“体教结合”,鼓励中小学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全区建立6个特色项目运动队,5个市级体育传统项目,18个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共有852名学生常年参加业余训练。区少体校向市输送19名运动员。参加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会的运动员有278名,51支运动队参加316个项目的比赛,获得的金牌数列全市第七位,团体总分列全市第八。有10人7次破6项市少年纪录。全区中小学生体锻达标率为92.2%,其中优秀率达11.6%,良好率为42.2%。区属体育场、馆、池向社会开放225984人次,举办比赛36次,参赛人数19940人次。成功地承办了全国残运会射击比赛、亚洲自行车锦标赛、亚洲门球锦标赛、“东丽杯”国际马拉松比赛。

四、人民生活

人口

200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53963人,比上年增长5.0%,其中,非农业人口455983人,比上年增长11.0%。人口出生率7.81‰,人口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人均期望寿命达77.60岁。

劳动就业

2000年末,全区职工人数为54203人,比上年下降2.7%。其中,国有单位职工25988人,比上年下降7.2%;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16914人,比上年下降0.4%;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11301人,比上年增长5.3%。年末城镇个体劳动者20397人,比上年减少270人,下降1.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01人,比上年增长15.2%。

再就业工程积极推进,初步建立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形成形式多样的市场化的就业机制。2000年,全区净增就业岗位13269个,其中:非正规就业净增就业岗位1773个。全区分流安置下岗职工3567人,比上年增加506人。发放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0.20亿元。区属国有、集体企业在再就业中心登记的尚有下岗职工1000人,比上年减少8403人。

城乡居民收入

2000年,全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城乡居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14023元,比上年增加1056元,增长8.1%。农村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6789元,比上年增加139元,增长2.1%。农民年劳均收入10020元,比上年增加370元,增长3.8%。2000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明显上升,达154.94亿元,比年初增长11.4%。

住宅建设

2000年,全区住宅建设保持平衡发展势头,居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建成完整街坊11个,完成平改坡住宅6万平方米。建成的浦江花园、东苑绿世界、君临花园、樱园、圣陶沙花园、东苑半岛花园、新梅广场等一批中高档品牌楼盘树立了闵行区区域楼盘的品牌,居住闵行逐渐成为时尚。春申城四季苑、莲浦花苑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住宅试点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