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资金运行严格履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扩展各类消费贷款项目,年末各类存、贷款出现了较好的增长势头。2000年末,全区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15.88亿元,比年初增长19.6%,其中:企业存款153.92亿元,增长23.5%。银行贷款余额169.10亿元,比年初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127.32亿元,增长4.9%。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区内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大运作机制的改革力度,提高保险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大力宣传投保意识,推出一系列新的、适合各层次需要的保险投资险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0年,平安保险公司闵行分公司的寿险市场占有率已达50%,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财产险的推广中也有较大发展。福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安泰、安联两大保险公司相继落户闵行地区,积极参与全区金融保险业的竞争市场。 商业 2000年,全区商业力求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创新。批发零售餐饮业完成增加值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快了建设大市场、大商场、大餐饮和社区便民商业“三大一小”商业网络的步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商业零售额53.50亿元,增长20%;餐饮业零售额13.67亿元,增长4.5%。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2000年,各类市场的经营范围继续扩大,行业类别已涉及到建材装璜、汽车配件、电脑家电、轻纺服饰、农副产品等16个门类。规模较大的有,东方国贸西部批发城、红都建材市场、梅陇家庭装饰市场、九星综合批发城、莘庄二手车交易市场、七宝商城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城。它们的销售额达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全区拥有麦德龙闵行店、乐购七宝购物中心、好美家梅陇建材装璜店、易初莲花虹桥店、友谊南方商城5家大卖场。销售总额达16.03亿元,比上年增长71.8%。 超市、便利店以其物美价廉、方便实惠赢得了广大百姓的青睐,销售增长超过了传统的食品店和副食品店。区内连锁超市、便利店已经形成网络。2000年,共开设超市、便利店118个,实现销售10.09亿元,其中,良友便利闵行分公司就开了20个便利店,销售额实现0.30亿元。超市、便利店的迅速发展,既方便了社区居民日用消费品的购买,又吸纳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就业。 2000年,各类商品销售的全面增长,使消费品的销售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用的商品居首位,全年实现销售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吃的商品居第二,实现销售25.60亿元,下降2.1%;穿的商品居第三,实现销售6.85亿元,比上年增长39.1%。衣着消费更注重于品牌与名牌,中高档服装成为购销热点;最后是烧的商品,全年实现销售1.96亿元,比上年下降19.1%。 邮电通信及交通运输业 全年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邮电业务收入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全年收寄国际、国内函件2873万件,比上年增长29.2%;特快专递133万件,增长84.7%;全年投送函件3774万元,汇票260万件,特快专递80万件,包裹28万件。2000年,全区电信事业发展迅速,通讯互连网建设步伐的加快,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全年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9.78万门,新增交换机容量5万门。新增普通电话4.84万号线,新增ISDN7245号线,年末电话用户达42.60万户,比上年增长17.0%。其中,住宅电话34.40万户,公用电话3724户,电话主线普及率达65.5%。全区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4万部。七宝镇沪星村已成为沪上第一家手机村。 2000年,全年公路运输总量达85万吨,比上年下降13.2%。货物周转量1548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0.2%。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设了一批高品位楼盘,城市化框架基本形成,配套建设日趋完善。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33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竣工面积2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3.7%,销售额达44.97亿元,增长58.5%。 二、改革开放 推进各项改革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年内出台了8个企业配套改革文件,强化了管理、巩固了成果,在置换存量资产、盘活不良资产、重组公有资产的投资体制改革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2000年,拥有国有资产总量达43.40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达19.90亿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达23.50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实现103.0%。企业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年末完成产权制度改制企业1413户,占应改制企业的72%。置换和盘活公有资产28.00亿元,占应改制企业经营性资产的63%。区属和镇、村企业公有资产盘活率分别达82%和63%。区属企业改制范围向纵深发展,工业、商业、房地产等系统的企业有175户完成了各种形式的改制,占应改制企业的70%。其中,沪莘房地产等5户企业的资产全额置换款项兑现共计1.09亿元,直接收回实物资产0.88亿元。2000年,全区至年末公有经营性净资产退出一般竞争机制的有28.90亿元,退出率达67.0%,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积极推进改革配套措施的落实,养老、医疗、失业和社会救助等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建设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救助的达标率实现100%。 资产重组 2000年,全区国有资产和城镇集体资产重组出现新的格局,公有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国有、集体企业产权从一般竞争性企业中逐步退出。采取了公有资产变现退出、公有实物资产直接回收和关闭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这三种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年末,全区工业企业资产436.4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1%,负债241.1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55.2%。全区工业企业净资产达19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中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基本保险、补充保险和社会救助相结合,互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全区建立了二级社会保障和社区医保机构22个。城镇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有90%的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一级管理试点工作开展顺利。全区农村投保人数100956人,投保率达97%,累计筹集农保基金2.7亿元,有46991名退休人员享受了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全年发放帮困粮油供应卡2.65万张,实物补助金29.2万元。全年发放失业救济金0.29亿元。提供各类生活补助费和医疗补助金0.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