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市场培育和建设 全区各类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建成的一批区域性交易市场正在发挥积极作用。2000年,全区共有各类市场106个,比上年增加13个,增长14%。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57个;农副产品市场39个;工业品消费市场12个,分别比上年增长21%、39%、20%。全年市场成交总额30.57亿元。其中,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3.05亿元。在商品交易市场中,楼层市场8个,室内市场98个。其中室内市场个数比上年增长15.3%。交易市场的总面积达10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市场建设投入的资金累计达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2000年,新建龙吴进口果蔬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占地100亩,总投资2500万元。它将成为华东地区集交易、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于一体的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 经济协作 积极推动横向经济联合,加强国内协作力度,全区国内协作经济取得较好的成绩。2000年,在区内开业的外省市企业有725家,比上年增加了219家,总投资达12.05亿元。其中,贸易类企业651家,工业企业64家,项目投资公司6家,房地产企业4家。闵行区在全国各地的投资企业13家,比上年下降13%。但总投资的规模有所扩大,达5.80亿元。积极服务并参与西部大开发,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2000年,全区有3家企业在西部地区设立了机构,直接参与西部的市场开发。西部地区来我区的投资项目有15家,总投资达4617万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来自湖北武汉的上海运升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达3000万元。 经济协作为闵行区经济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的强强联合上走出了一条区域联动、共同繁荣的新路。 出口贸易 全区外贸出口额大幅增长,外商投资企业的外贸出口增速快于国有外贸企业。出口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明显增加。2000年,全区外贸产品出口总额达11.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8%。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额11.29亿美元,增长41.6%;内资企业出口2721万美元,增长12.5%。2000年,全区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6户,比上年增加10户,增长62.5%。它们的出口产品总额达5.93亿美元,占全区出口产品总额的51.3%,比上年净增2.40亿美元。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大霸实业有限公司出口总额超过1亿美元。 利用外资 继续加大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招商引资的力度。2000年,全年批准“三资”企业(项目)199个,比上年增长15.7%。总投资3.86亿美元,合同吸收外资2.5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和19.9%。全区已投产的“三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稳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占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达54.7%。实现利润总额9.88亿元,比上年增长67.8%。“三资”企业的良性发展,全区外税收入比上年增长17.7%。 三、社会事业 科技和人才 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增加科技投入,建立高科技园区,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2000年,全年开发科技新产品127项,比上年增加10项,增长8.5%。共投入资金7.60亿元,比上年增加1.96亿元,增长34.8%。各类科技攻关和开发项目89项,其中:工业项目52个,农业项目18个,医药卫生项目16个,教育和软科学项目3个。全年获得科研经费和各种补贴息418万元,比上年增长6.6%。 加快科技产业化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进程,全年共列市科技产业化项目31项,项目总投资5.00亿元。此外,列国家级星火、火炬项目4个,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申报项目12项,列国家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4项,列市级新产品鉴定9项,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47项。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的领域不断扩大。全区高新技术企业50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有10家。被市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有45项,其中新增的有16项。这些产品主要涉及新材料、生物医学、微电子、光机电一体化、能源与环保、民用核能等领域。莘闵、漕河泾、敏谷、紫江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为全区高新技术的孵化创造了条件。其中,莘闵高科技园区内已有34家企业落户,注册资金超过2.00亿元。 2000年,科技互连网建设已初见成效,区科技网运作中心与长城宽带网络服务公司的合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5万户居民小区的居民已免费铺设了网络管线。扶持民营科技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三项基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年共有33家企业获得科技贷款,贷款总额达1642万元。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工程建设。 截止2000年底,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997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有1416人,中级职称的有11247人,初级职称的有21334人。在上述人员中,拥有博士及博士后学历的有18人,硕士学历的有564人,本科学历的有6912人,大专以下学历的有26503人。人才在各产业的分布是,第一产业1378人,第二产业13344人,第三产业19275人。2000年,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同时推进。 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402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占94%,博士有6人,硕士有4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74人。引进的各类人才在我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引进的人才中有“跨世纪学科的带头人”、有“省市特级教师”,还有“省市优秀企业家”等,提高了人才的总体素质。此外,在引进人才中比较注重“特殊人才”的引进。全年共引进“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市场”的特殊人才15人,吸引资金5000万元,安置就业人数5000人,为全区的再就业工程作出了贡献。 教育 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闵行区教育体系,区域性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又有新的发展。2000年,有5所学校被批准为新的实验学校,实验学科也扩大到几乎所有学科。我区学生代表上海市参加的2000年“共筑新世纪”全国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获得6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优胜奖的好成绩。参加的国际航空绘画比赛获银牌,参加的全国奥迪杯四驱车模比赛获团体冠军。闵行中学成为全市唯一一所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二等奖,华坪小学荣获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学校称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今天怎样做老师”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质量有较大提高。 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达到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教师年均收入22588万元,比上年增加3000元。投资4304万元,完成11所中、小学的达标工程。2000年,群益职校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校。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蓬勃发展。特色教育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