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杨浦区统计局 2004年1月18日 2003年是杨浦发展的关键年,是全区人民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丰硕成果的一年,也是重识杨浦,优化和深化区域功能定位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知识创新区”,全面建设“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区为战略目标,继续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发展、负重奋进,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建设获得可喜的成绩,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地区增加值6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又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全区增加值的29.1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7.40亿元,增长20.0%,占全区增加值的70.80%,其中,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14亿元,同比增长16.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3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2.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区级财政收入全年保持稳定高增幅的态势,增幅在全市9个中心城区位列第一。其中增值税15824.69万元,同比增长14.8%;营业税109536.73万元,同比增长63.0%;个人所得税12924.44万元,同比增长15.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6.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基本建设支出3800万元,增长26.7%;科教文卫体事业支出59861.76万元,增长12.1%,其中科学事业支出447.15万元,同比增长95.7%。 固定资产投资 在城区改造发展的大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再创历史新高,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探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展多元化、市场化、多渠道措施筹措建设资金,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4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多元投资格局进一步形成。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74251万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2.2%,同比增长61.3%;更新改造投资27434万元,比重为4.5%,同比下降23.8%;房地产开发投资508738万元,比重为83.3%,同比增长6.9%。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投资额的绝对比重,既显示城市改造的力度,也为今后若干年科学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调控投资结构做出提示。 工业 聚焦经济园区建设,推动都市型工业园区逐步由综合型园区向专业型园区的转变,由企业聚集向产业聚集的转变。区级工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销率达到107.5%,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提高。 “一业特强”的家用纺织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与东华大学合作建设“上海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中心”,创建家用纺织品“信息和咨询、设计和展示、研发和推广、物流和服务、全球贸易和洽谈、标准和检测、人才培训、政策咨询和服务”八个子中心,为家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年末“一业特强”企业数为74户,全年总产值达20.1亿元,同比增长48.0%,占全区工业总产值29.7%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5.0%,其中新引进“一业特强”企业27家,其中生产型企业8家,贸易型企业19家。 都市型经济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年内新增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新引进企业1398户,新增就业人员5455人。目前全区都市型经济园区共有建筑面积68.3万平方米,出租率达76.5%;入驻企业逾5000户,其中工业企业占17.1%,科技企业占3.9%,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占39.4%,建筑企业占3.5%,综合服务业及其它企业占36.1%,期末从业人员数超过60000人,其中安置下岗人员达12505人。 建筑业 在城市建设大发展的推动下,建筑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建筑企业全年完成产值37.31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增加值7.18亿元,同比增长39.7%,明显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 商业 商业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市场销售。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1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24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区属商业销售比重继续下降,社会商业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大型综合性超市已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中坚力量,以社区为中心的区域化消费倾向明显,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连锁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效应凸现,成为最显成长性、最具活力的市场经营业态。随着五角场市级副中心、杨浦商业中心的开发建设,中原路社区商业中心的落成,将给区内商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房地产业 以住宅建设为重点的房地产业继续稳定发展,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14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地区增加值比重10.7%。全年住宅施工面积45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4%,住宅建设竣工面积16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房地产改革政策效应显现,随着大市政交通的建设、生活环境的改善,房产市场继续活跃,房价保持攀升。全年商品房销售17409套,总面积206.5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7.5%和40.2%;存量房交易面积131.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0%。 对外开放与市场经济 国内经济合作 积极开展国内经济技术合作,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03年引进各类企业2285户,吸引注册资金43.4亿元,引进资金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注重引大引强,引进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2户。 坚持招商引资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着力引进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引进的企业中,科技企业占16.1%,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综合服务业占63.6%,形成了以科技、都市型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引资格局。 在全市首推政府购买中介服务,为中小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代理工商注册、税务申报和财务记账等服务,该项措施实施以后,已代理企业工商登记840余户,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入驻门槛,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特色的企业相继在我区落户,引资质量和规模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