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区人民在中共虹口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认真贯彻宏观调控各项政策,区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顺利实现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 一、经济发展 区级增加值 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区级增加值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3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区级增加值的16.7%;第三产业增加值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级增加值的83.3%。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完成三级财政收入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中央收入17.3亿元,比上年增长(同口径,下同)29.2%;市级收入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区级财政收入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加上市、区财力结算收入和历年滚存结余收入合计为47.4亿元。区级财政支出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加上体制上解和专项上解支出等及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合计为46.8亿元。收支相抵,结余6500万元。 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4.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三资”企业销售产值15.3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44.6%,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9.9%。私营工业快速发展,年末实有企业345户,从业人员6305人;私营工业总产值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建筑业 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7亿元,比上年减少37.5%;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签定合同额11.3亿元,比上年减少19.3%。 商业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吃的商品43.9亿元,比上年增长5.6%;穿的商品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用的商品6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房地产业 优化商品房开发结构,提高非住宅商品房投资比重。全年商品房开发投资额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住宅投资额25.5亿元,比上年减少40.4%;办公楼投资额1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商业用房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房地产交易量减少,商品房预售交易金额52.5亿元,比上年减少29.6%;存量房交易金额70.6亿元,比上年减少7.6%。 旅游业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至年末,全区二星级以上宾馆25家,其中四星级宾馆6家,三星级宾馆11家。星级宾馆营业收入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旅馆业快速发展,年内新增8家经济型连锁旅馆。旅游市场持续繁荣,全年共接待旅游者4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旅行社营业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7.9%。 进出口贸易 国际间经济交流活跃,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2%。海关口岸出口总额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0%。进口总额5.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7%. 外商投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引资质量。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08个,比上年增长6.9%。外资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航运服务业4674万美元,占合同金额总数的30.6%。 二、社会事业 科技 认真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年获得市级以上重点新产品11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新产品7项,上海市重点新产品4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新认定批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17件,比上年增长10.8%。 教育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探索推进教育组团式发展,原飞虹中学、飞虹路小学更名为华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组建上外附小。年末我区实有普通中学51所,学生40318人,比上年减少9.9%;小学41所,在校学生21000人,比上年增加1.2%;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10725人,比上年增加1.3%。教育占地面积10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7.8万平方米。 文化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绩。完成李白烈士故居、朱屺瞻艺术馆等文化场馆的修缮。建成上海邮政博物馆。完成李白烈士故居、朱屺瞻艺术馆等文化场馆的修缮。成功举办“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艺演出专场”等系列文艺活动。虹口、曲阳两家区级图书馆的阅览室座席920个,藏书50.4万册。读者流通49.7万人次,借阅图书33.7万册次,开展读书活动55次,2813人次参加,举办专家讲座59讲,听众达3629人。年末共有电影院、影剧院7个,文化馆、艺术馆5个,博物馆2个,纪念馆(室)8处,民间收藏馆34座。 卫生 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健康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区公共卫生大楼改造和区标准化医保事务中心建设竣工。基本完成5个社区医保点建设。年末全区共有分类登记医疗卫生机构60家,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 体育 全年新建健身苑(点)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所2处,社区居民健康体质监测站1个。本区编导的《25式》关节保健操获全国全民健身优秀项目一等奖。竞技体育继续发展,由我区培养的运动员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取得4.5枚金牌、9枚银牌和4.5枚铜牌的良好成绩。年末全区共有一级运动员9名,二级运动员53名,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亚洲赛冠军1项1人次、全国赛冠军8项10人次,市级赛冠军45人次。 社会福利与救助 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全区新建6个老年活动室。年末共有养老机构23家,床位1737张;儿童福利院2个,床位120张。进一步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措施,全年发放社会救助金4864万元,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补助23.9万人次,享受粮油帮困补助卡9.7万人次,享受实物帮困补助0.6万人次。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提高城区管理水平,环境面貌显著改观。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北外滩地区上海国际客运中心等6个项目在建,完成滨江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3万平方米样板段的主体建设,国际客运中心北侧地块明确开发主体。四川北路沿线华航、凯润项目基本建成,虹口足球场综合交通枢纽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市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轨道交通4号线区内站点建设全面完成,轨道交通8号线区内站点全面开工,轨道交通10号线、河南北路(虹口段)道路拓宽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完成苏州河合流二期、虹口港水系综合治理二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