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起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实现区级增加值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一、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和支出同步增长。全年完成三级财政收入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31亿元,比上年增长4.3%;市级财政收入0.3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区级财政收入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加上市级税收返还、专项补助收入7386万元,收入总计为17.84亿元。区级财政总支出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收支平衡。

二、第二产业

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区级增加值的18.7%。

工业:工业生产稳步上升,出口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出口10.1亿元,占38.0%。工业产品销售率99.1%。工业企业加大技术进步取得新成果,大平洋蓝登器件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SPR-SC/ST光纤活动连接器用陶瓷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星宇电子仪器厂的三维血流图像系统列为市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全年7户企业获国家、上海市的技术创新种子基金拨款。

私营工业继续发展,年末实有189户,从业人员2878人。私营工业总产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建筑业:建筑企业生产平稳。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0亿元,比上年增长6.0%,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面积3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6.3%,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7万元/人。

三、第三产业

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级增加值的81.3%。第三产业中商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下同)增加值17.0亿元,比上年增长9.5%;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业增加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商业:商业经济综合消费效应显现,“假日经济”市场活跃,连锁商业蓬勃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元,比上年增长10.7%。消费品市场全年成交额21.7亿元,比上年下降23.8%。

房地产业:房地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全年商品房开发投资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房地产买卖交易量显著上升,全年各类房屋买卖1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4%。

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商品总额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海关口岸出口总额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1%。进口总额0.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进口原材料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4%。

利用外资: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着力抓好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6个,比上年增长53.3%,外资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4.7%。

科技、教育、文化:科技队伍稳步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列入上海市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种子基金项目15项,获无偿拨款542.5万元。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加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继复兴高级中学之后,华师大一附中、北郊高级中学通过市级规划评审。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98%。年末实有普通中学55所,学生49496人,比上年减少1.0%;小学50所,在校学生34042人,比上年减少15.3%;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10620人,比上年减少9.2%;全区教育部门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

文化事业较快发展。成功举办第七届四川北路欢乐节、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虹口片活动和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活动。虹口、曲阳两家区级图书馆的阅览室座席835个,藏书59.5万册,全年图书流通102.2万人次。年末共有电影院、影剧院12个,文化馆、艺术馆2个。

卫生、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21个,其中区级以上医院9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专科防治所1所,卫生监督所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294人,其中医师2424人,护师、护士2608人,医院固定病床4365张。新建成市级健身苑1个,健身点12个,圆满完成全国足球甲A联赛上海赛区承办任务,成功举办2001年“太保杯”虹口区运动会。

四、城市建设

以迎接APEC会议为契机,开展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六摊”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建成乍浦一级卫生街道。基本建成25个无违法建筑新村(街坊)。多伦路和溧阳路(四川北路—四平路段)被评为上海市市容环境特色街。进一步推进灯光景观建设,完成四川北路橱窗透亮延伸工程,并建成灯管监控中心,建成北外滩“港湾之光”、北苏州路“金色堤岸”、吴淞路—四平路—天潼路“玉兰绽放”等主题式灯光景观。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继续扩大。全年新增绿地面积10.38万平方米,年末实有公共绿地面积115.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人均公共绿地1.4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7平方米,行道树2.0万株,年末绿化覆盖率15.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综合功能。继续推进虹口港水系综合整治,新建、改建防汛墙9.3公里,完成5座水系桥梁改建。年清运垃圾76.6万吨,比上年增长0.3%。

五、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区年末户籍人口798511人,比上年减少0.6%,出生率3.51‰,死亡率7.58‰,自然增长率-4.07‰。

全区年末职工人数72976人,比上年减少4143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36767人,减少1539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28083人,减少2487人;其他所有制单位职工8126人,减少117人;个体经营者从业人数9955人,比上年减少453人。私营企业从业人数30294人,比上年增加11377人。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从事自由职业者10233人,从事非正规就业4367人,有26428人次失业人员登记就业,组织11531人参加就业培训,年内完成了净增就业岗位6755个。

全区职工工资总额99877万元,比上年增长7.2%,职工年平均工资13457元,比上年增长7.2%。

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区住宅施工面积33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4.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1.5%和34.6%。年内全区动迁居民6164户,动迁单位290户,拆除各类建筑物30.1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旧住房15.7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