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2005年是普陀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发展计划目标,承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抓机遇、打基础、兴功能、树形象”的指导方针,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指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

(一)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7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6亿元,比上年下降39.50%;第二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5.15%;第三产业增加值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9%。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78.80亿元(含委托征管企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0.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02亿元,增长21.61%。财政收入中完成工商税收3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4%。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4.70亿元,增长36.70%;科教文卫事业支出7.79亿元,增长17.31%。

(二)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共审批投资项目13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36亿元,同比增长28.46%,增幅比上年回落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88%。其中,工业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70.86%。

(三)农业

区域内农业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年末向外租购土地3878亩。全年农副业总收入375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32万元,畜牧业产值2821万元。

全年牛奶产量2464吨,禽蛋总产量270吨,生猪出栏数27135头,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12900头。年末农业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98千瓦。

(四)工业

都市型工业在调整中发展,全区工业企业生产继续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9.26%;完成工业总产值14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44.15亿元,比上年增长9.42%,工业产销率达到99.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8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2%;全区重工业完成销售产值64.80亿元,轻工业完成销售产值79.36亿元。标准厂房建设继续推进,全年新建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92万平方米。

桃浦工业区整体改造、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造控详规划已获批准,通过市区联手,成立了“桃浦工业区调整与发展推进办(管委会)”,积极推进轻工下放企业中的印刷包装业向桃浦工业区集聚,上海市包装印刷业公共服务平台加紧建设。工业区的“腾笼换鸟”工作有序推进。

(五)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建筑企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8亿元,全年完成施工产值8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7%,施工面积846.55万平方米。全区年末登记注册的建筑业企业194家。

(六)金融业

金融企业服务功能不断加强,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稳中有降。年末九家主要商业银行各项存款747.5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9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8%。因宏观调控,年末各项贷款330.96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2.99%,其中个人住房担保贷款60.52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5.45%。

(七)商业

区域商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生活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大渡河路久良财富广场建成营业,梅川路欧亚休闲街入选上海市十大休闲街区,建成标准化菜场7个。上海国际摩尔城项目土地成功出让。传统市场调整步伐加快,新长征建材装饰市场调整转型。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6.17亿元,实现商业税收14.09亿元,完成商业销售营业额276.51亿元,实现商业利润10.38亿元。区域商业设施布点不断优化,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9.73亿元,穿的商品零售额3.98亿元,用的商品零售额67.30亿元,烧的商品零售额19.61亿元。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商业业态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年内全区连锁商业网点达到761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116家,便利店263家。

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全区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4家,其中消费品市场75家,生产资料市场18家,生产要素市场1家;年内注销市场1家。全年市场成交总额85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17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7%;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68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八)房地产业

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房地产开发结构优化。商务、商业、宾馆等项目投资比重逐步提高,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8.53亿元,比上年增加31.52%,增幅比上年回落26.81个百分点。商品房预售面积124万平方米,预售金额117.35亿元;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18.97万平方米;存量房成交面积133万平方米,金额111.89亿元。年末在区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05家。

(九)旅游业

2005年区旅游行业健全了旅游管理体制,加强了旅游资源整合;以旅游项目为支撑,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以旅游节庆为向导,繁荣旅游要素市场。在确保安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努力开拓业务,全区旅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2910万元。接待888万人次。其中,旅游饭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970万元,接待118万人次;旅行社实现营业收入32323万元,组团51万人次,接待37万人次;景点门票收入6684万元,接待682万人次。主要住宿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599万元,接待住宿人次144.73万人次,其中境外20.34万人次。积极推进星级宾馆评定工作,年末区内星级宾馆累计达23家,星级宾馆平均出租率达到65.23%。

(十)服务业

坚持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强化产业导向,实施政策聚焦,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了《普陀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确立了长风生态商务区作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地位。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长风生态商务区累计收购储备土地140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招标挂牌出让5块,共计55.8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2号、4A、4B地块首批商务楼宇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真北组团商贸群中绿洲湖畔商务港地下结构封顶,兴力达国际博交中心完成商业主体结构,农工商总部二期东块进入7层施工。长寿综合服务带中圣天地大厦等5幢商务楼交付使用,财富时代大厦等4幢商务楼开始预售。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加紧推进,顺利完成规划方案的国际征集。目前,全区在建商办楼建筑面积达93.4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