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结合本区市容环境现状,年内把“三个创建”工作作为创建市级文明城区重要抓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类区域”创建见成效,创建了长征镇、曹杨新村街道、宜川路街道、真如镇等行政辖区内的市容环境规范区域,总面积达13.5平方公里,市容景观道路工程全面推进。年内新建、改建防汛墙2871米,疏浚土方8600万平方米。

(四)城市绿化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大型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加快绿化建设。年内新辟公共绿地41公顷,其中,建成大型公共绿地5块;新建外环林带4.69公顷。新种植行道树1059株,破墙透绿1192。人均公共绿地达5.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0%。

五、人口、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面积55.25平方公里,常住户31.63万户,常住人口110.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5.79万人。全年出生5940人,死亡6630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0.59‰,其中,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2.60‰,计划生育率97.95%。

年末区属系统职工人数7.39万人。区属职工分布为:企业单位职工5.37万人,事业单位职工1.63万人,机关工作人员0.39万人。

全年区属系统职工工资总额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2%,年平均工资20205元。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不断加大就业和社会救助保障工作力度。年内新增就业岗位34755个,完成全年目标的133.67%。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万人就业项目”,积极开发“千人”、“百人”就业项目,吸纳失业协保人员4165名。巩固和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切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工作,累计建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2354家,从业人员达23532人;“双困”人员全部实现托底安置。以创业促就业,鼓励和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建成开业园区2家。发放失业保险、生活补贴、医疗补贴等各类社会保险金1.09亿元。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7948人,低于控制指标数52人。加强失业、下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各类技能培训21590人次,其中,中高层次培训量达65.09%。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达74092人。

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开展帮困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至年底,低保覆盖人数18905人,协保生活困难人员5817人,粮油帮困4902人,医疗救助1614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5290万元。推进实施各类职工互助补充医疗保障计划,扩大参保职工和退休人员覆盖面,全年给付保障金1962万余元,49000人次受益。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全区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累计达1105户,全年发放配租租金518.16万元。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推进。实施“守望工程”,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新建、扩建养老机构9家,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总数达到2260张;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工作,全年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数达到4455人,政府出资金额达330万元;建成7个示范性老年活动室和24个标准型老年活动室,全区老年活动室总数达到107个。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就业和救助工作,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新建9个社区残疾人“阳光之家”,成立区残疾人艺术团,成功举办区特奥运动会。全年销售福利彩票7614万元。

社区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开展社区建设扩大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服务,健全各级社区服务中心,推广“一门式”服务,推进社区服务“三网联动”,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社区服务网络。积极培育、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发挥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作用,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社工、义工队伍运作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全区现有登记义工4258人,其中公务员义工1916人。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扩大社会参与,积极推进落实居委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长寿、曹杨、甘泉街道创建为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42个居委会创建为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居委会。

说明:本公报内各项经济指标价值量及增减率均按当年现行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