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2005年,全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奠定基础。

一、经济发展

地区增加值

经济总量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完成地区增加值9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3%,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第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内,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6.4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7%。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7.46∶82.54。商业、工业、房地产业支柱作用明显,商业增加值完成26.23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5.31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13.80亿元,分别占地区增加值的27.17%、15.86%、14.30%。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5%,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6%。主体税种全面增长,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3.93%和1.67%,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52.54%和20.54%。按行业划分,现代服务业完成税收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14%;房地产业完成税收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65%;工业完成税收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8.65%;商业完成税收1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全年区级财政支出50.17亿元,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支出15.94亿元,企业挖潜改造2.28亿元,城市维护1.48亿元,科教文卫体等8.18亿元,行政管理1.37亿元,其他支出12.99亿元。

商业

商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商业税收1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35%。消费品市场稳中趋升,年内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9%。居民消费能级进一步提升,汽车、通信类产品的消费不断扩大,餐饮消费增势明显。徐家汇商圈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销售的同步增长。商圈内东方、六百、汇金、太平洋、汇联五大百货商厦实现零售额48.92亿元,比上年增长4.37%。社区商业保持平稳发展,纳税在我区的家得利、顶顶鲜、好又多、龙华乐购超市至年末网点总数达155个,比上年增长6.16%,零售额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8.02%,成为社区商业较为活跃的零售业态。

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明显,从第二季度起政策效应已逐渐显现,下半年交易量急剧下降,成交价格年底趋于稳定,部分地区略有下降。全年完成税收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65%。商品房完成预售6185套,面积70.57万平方米,金额82.46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41.83%、42.80%、37.95%;商品房销售15289套,面积177.71万平方米,金额162.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3%、0.12%、19.55%;存量房交易15427套,面积134.43万平方米,金额150.82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7.40%、35.18%、14.25%。

工业

区工业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努力加大政策聚焦力度,克服消化了能源紧缺、原材料及生产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04%;工业产销率98.69%;完成工业税收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8.65%。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以及科技园区的培育。年内共有3个科技园区、5个科技孵化基地以及156家科技企业享受到本区关于导向性科技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区产业资金资助8家重点企业参加国内外各项重大展会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业产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年内根据市经委的有关部署要求,重点推进设计工厂、上海设计空间、2577号创意大院、风尚之城、宜山路尚建园5个在建项目的启动。

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商务楼宇和都市型园区为载体,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区域内现代服务企业的集聚与发展。至2005年底,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四个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4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4%,税收总额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14%。

旅游业

全区旅游企业总数增至240家,全年有组织接待国内外游客75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税收2.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12.8%和13.9%,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指标。整合旅游资源,初步形成“英雄丰碑”为主题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通过赋予新创意、新内容,成功组织了新年撞钟、龙华庙会等传统节庆活动,创新举办衡山路老洋房美食巡礼沪港专场等旅游活动,有效提高徐汇整体对海外宣传力度。龙华旅游城实现租售面积90%。做好皋鼓震春、龙华吉祥旅游等节庆活动,完成营业收入3.5亿元。

二、改革开放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

区属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继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年内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目标,全年国有产权转让14户,金额4.08亿元;股权收购3户,金额2.08亿元。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超额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至年末,全区160户国有独资、控股企业国有资产总量54.19亿元。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额为3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08%。

国内合作

国内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年引进内资企业1874户;注册资金3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引进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规模达192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27家,注册资金总额为23.77亿元,占引资总额的66.23%。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引进企业567户,占引进企业总户数的30.26%;注册资金14.43亿元,占引资总额的40.20%。2005年徐汇区对口云南红河洲地区投入资金250万元,完成项目11个,对口西藏日喀则地区投入资金150万元,对口新疆阿克苏地区投入资金50万元。

吸引外资

利用外资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69家,合同利用外资3.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09%。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现代服务业企业有123家,合同外资2.90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72.89%和82.71%。

外贸出口

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全区全年完成外贸出口额3.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21%。出口产品主要有化学工业品、纺织品、机电产品和贱金属制品等,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