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徐汇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公共政府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避免了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完成和超额完成区“十五”计划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 地区增加值 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完成地区增加值8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0%。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1.04亿元。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8.23:81.77。商业、房地产业支柱作用依然明显,商业增加值完成22.91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13.69亿元,分别占地区增加值的26.37%、15.75%。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按可比口径)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1.8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7%。主体税种全面增长;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0.33%和30.68%,企业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50.63%、34.26%、19.59%,表明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上升。现代服务业完成税收9.68亿元,比上年增长43.79%;房地产业完成税收1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4.96%;商业完成税收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8%。全年区级财政支出41.65亿元,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支出13.81亿元,企业挖潜改造3.22亿元,城市维护1.28亿元,科教文卫体等7.06亿元,行政管理1.12亿元,其他支出8.35亿元。 商业 商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1%;实现商业增加值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4%;商业税收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98%。居民消费能级提升趋势明显,汽车、通信类产品以及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进一步扩大。徐家汇商圈实施商品结构调整,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商圈内港汇、东方、六百、汇金、太平洋、汇联等百货业及太平洋、百脑汇等电脑市场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98%。社区商业发展较快。纳税在我区的家得利、顶顶鲜、好又多、龙华乐购超市至年末网点总数达146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8%,增速高于平均水平,成为区域商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增加值13.69亿元,行业税收15.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2%和34.96%。全年商品房二级市场销售13361套,面积177.49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35.86亿元;预售10633套,面积123.38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32.89亿元,住宅商品房向大房型、高品质发展。全年存量房成交24645套,面积207.39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75.88亿元,平均每平方米成交金额比上年增长40.27%。可见,房地产三级市场的活跃,从中也显示出三级市场的巨大潜力,表明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 工业 区工业以调整结构、改善环境、提升能级为抓手,克服各种瓶颈因素,取得了持续、健康和较快的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1%;工业产销率98.63%。实现工业增加值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工业税收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9%。 继续加强区域产业引导,积极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全力推进区域内IT、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科技产业的发展,年内共有100家企业和徐汇软件基地,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复旦枫林科技园区享受到本区关于导向性科技产业扶持政策,其中电子信息业59家、生物制品业15家、光机电一体化9家、新材料12家、现代服务业5家。 加大对区域先导产业的扶持,推动区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建成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20处,建筑面积达到29万平方米。进一步激励工业发展,区内有4家企业共5项新产品通过了市经委新产品鉴定,4个项目列入了市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年度计划中。鼓励区内企业拥有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年内区工业企业共申报自主知识产权32项。 服务业 着力推进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对楼宇业主和入驻企业的服务,促进了区域内现代服务企业的集聚与发展。至2004年底,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四个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达到3033家,税收总额9.68亿元,比上年增长43.79%。 旅游业 旅游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区域内126家旅游企业全年预计有组织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其中海外旅游者1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实现旅游总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38%。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建立了“高—中—低—经济”的酒店格局,以携程旅行网为代表的旅游新型业态得到了强劲发展。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迎新春龙华撞钟、龙华庙会、桂花节唐韵中秋游园晚会等节庆活动。全年节庆活动为本区带来100多万人次游客。龙华旅游城人气渐旺,经营效益逐步提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上缴税金12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17%。 二、改革开放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 区属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快。年内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目标,全年国有产权转让共15项,总金额(收购、转让)17.20亿元。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超额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至年末,全区130户国有独资、控股企业国有资产总量45.41亿元。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额为1.72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03.94%。 国内合作 国内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全年引进内资企业1982户,注册资金3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20%和10.10%,引进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规模达178万元。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52家,注册资金总额为25.5亿元,占引资总额的72.44%。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效,引进现代服务型企业677户、占引进企业总户数的34.16%,注册资金20.41亿元、占引资总额的57.98%。对西藏、云南、新疆、江西等有关地区实施对口支援项目21个,资金援助480万元。 吸引外资 利用外资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87家,合同利用外资3.1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1.56%和6.56%。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现代服务业企业有148家,合同外资2.29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79.14%和7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