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2008年,全区人民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迎奥运、迎世博、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区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4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7.4%,已经连续8年保持在15%以上。全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42亿元,同比增长18.7%,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为94.0%,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区财政收入124.88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全年区级财政收入4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增值税3.31亿元,增长2.1%;营业税13.62亿元,增长8.6%;房产税1.73亿元,下降21.3%;个人所得税6.69亿元,增长19.8%;企业所得税11.89亿元,增长1.6倍。全年全区财政支出4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教育事业支出7.97亿元;科学技术事业支出1.57亿元;文体传媒事业支出0.72亿元,医疗卫生事业支出2.2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8亿元。

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规模合理扩张。全年完成建设投资7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投资结构合理调整。在建设投资总量中,商业性项目投资54.22亿元,比上年下降3.0%,比重为75.3%,比上年减少10.8个百分点;社会事业项目投资2.21亿元,比重为3.1%,比上年减少6个百分点;市政建设项目投资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4倍,比重为21.6%。从地区分布看,中部现代都市商住区、南部国际博览观光区成重点投资区域:国际时尚商务区投资15.12亿元,现代都市商住区投资24.47亿元,国际博览观光区投资16.83亿元,其他15.54亿元。三个功能区的投资比例为1: 16.1 :1.1。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67.31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区增加值的比重创历史新高,达到67.0%,实现税收90.77亿元,同比增长56.5%,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71.6%。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产业能级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97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32.6%;实现税收53.56亿元,同比增长1.2倍。商贸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2.08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32.8%;实现税收25.94亿元,同比增长13.9%。休闲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41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25.9%;实现税收8.33亿元,同比下降1.6%。文化创意业增加值达到5.85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8.7%;实现税收2.95亿元,同比增长11.4%。

服务外包发展迅速。成立现代服务外包专修学院、服务外包标准化促进中心,建立全市第一个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专业园区,规模以上服务外包企业共完成税收8.26亿元,同比增长8.2%,占全区税收比重为6.9%。

“田子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订规划调整方案、产业导向和布局指南,逐步实现规范有序协调发展。

商业

商业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7.66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商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淮海中路全年结构调整5.30万平方米,索尼展示销售中心正式营业,雪豹商城C&A旗舰店、柳林大厦赛博数码广场、和合坊时尚饰品定制楼、华狮购物中心、电影局花园历峰主题楼和芭比娃娃体验馆先后开业,为淮海中路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打浦桥地区全年商业结构调整1.02万平方米,金玉兰广场、海兴广场等项目的结构调整顺利推进,提升了整个街区的经营档次和整体形象。商业销售屡创新高,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重点监控商业企业的销售额分别同比上升了27.8%、14.9%、22.2%和15.3%。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稳中有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严格实施土地管理,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全年交易契税达2.55亿元,同比下降25.4%;房产交易额达到92.56亿元,同比下降26.2%,其中商品房销售收入23.03亿元,同比下降52.2%;商品房预售收入22.98亿元,同比增长55.9%;存量房成交金额33.21亿元,同比下降28.9%。

市场交易量大幅下降。全年房产交易面积24.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1%,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6.3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2%;商品房预售面积3.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7%;存量房成交面积14.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6%。

工 业

全年在地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90.9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8.84亿元,全年工业产销率97.7%。区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8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40亿元,同比下降4.1%,全年工业产销率达到96.7%。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公有经济健康发展,2008年全区公有经济实现税收收入46.80亿元,同比增长98.7%,占全区税收收入的36.9%。

非公经济继续引领全区发展,2008年实现税收收入79.90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区税收收入的63.1%。其中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企业)实现税收收入72.67亿元,同比增长34.7%,占全区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57.4%;私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区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3%。

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

国资国企管理和改革进一步加强。探索推进非经营性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科、教、文、卫、体、市容局等6个部门完成委托监管责任书的签订,街道资产监管实现全覆盖。稳妥推进集体企业改革,上海篷垫厂和经纬集团的改革不断深入。2008年全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预计达到106%。

国内合作

顺应区域分工合作趋势,加大招大引强选优力度,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大中型企业,全年引进外省市企业226户,注册资金15.17亿元。

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对口支援工作。落实对口支援和帮扶资金1040万元,其中对口支援重庆万州区6个项目,共计700万元;完成奉贤结对项目10个,落实结对资金340万元。全年公务接待80批,共1368人次。

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77亿美元,同比增长70.7%。其中出口总额4.47亿美元,同比增长69.9%。在外贸出口总额中,外贸企业出口30661.27万美元,同比增长1.27倍;自营企业出口5093.72万美元,同比增长4.4%;三资企业出口8914.61万美元,同比增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