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区增加值85.58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7.1%。全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1亿元,与去年持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57亿元,同比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为93.0%,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全区财政收入84.89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年区级财政收入3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增值税3.24亿元,增长43.8%;营业税12.54亿元,增长29.8%;房产税2.20亿元,下降28.6%;个人所得税5.59亿元,增长28.9%;企业所得税4.62亿元,增长57.1%。全年全区财政支出4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教文卫体事业支出10.02亿元;科学技术事业支出1.11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5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0亿元。 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规模合理扩张。全年完成建设投资6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建设投资总量中,商业性项目投资55.92亿元,比重为86.1%;社会事业项目投资5.93亿元,比重为9.1%,是去年的12.5倍;市政建设项目投资3.12亿元,比重为4.8%。从地区分布看,中部现代都市商住区依然是重点投资区域:国际时尚商务区投资24.73亿元,现代都市商住区投资27.85亿元,国际博览观光区投资9.26亿元,其他3.12亿元。三个功能区的投资比例为2.67: 3.0 : 1。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54.81亿元,占区增加值的比重创历史新高,达到64.0%,同比增长21.5%。实现税收57.77亿元,同比增长37.4%,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66.6%。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产业能级不断提升,体现综合服务功能的专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52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32.0%;实现税收26.95亿元,同比增长43.4%。商贸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7.95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32.7%;实现税收19.90亿元,同比增长36.5%。休闲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75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28.7%;实现税收8.42亿元,同比增长23.8%。文化创意业增加值达到3.60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6.6%;实现税收2.50亿元,同比增长34.0%。 服务外包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区服务外包投资说明会成功召开,上海市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上海市服务外包标准化创建示范区、上海市服务外包人才研发中心在我区挂牌成立,我区首个服务外包园区“智造局”竣工启用,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共完成税收7.64亿元,同比增长58.9%,占全区税收比重为8.8%。 商业 商业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商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淮海中路全年结构调整6.93万平方米,H&M旗舰店、无限度休闲广场、美美百货、阿迪达斯专卖店等代表性业态入驻淮海路,带动了东西段联动,为淮海中路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打浦桥全年完成3.22万平方米结构调整,完成了仕格维丽致大酒店、吉盛伟邦、万家灯火、海兴广场等调整项目。商业销售屡创新高,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销售分别同比上升了18.5%、17.8%、30.9%和28.1%,位于全市中心城区前列。 房地产业 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以最严格的措施实施土地管理,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全年交易契税达3.42亿元,同比增长49.3%。全年房产交易额达到125.34亿元,同比增长18.8%,涨幅比去年明显回落。其中商品房销售收入48.20亿元,同比增长2.2倍;商品房预售收入14.74亿元,同比下降66.2%;存量房成交金额46.68亿元,同比增长30.7%;物业租赁收入15.71亿元,同比增长39.1%。 市场交易量有所下降。全年完成房产交易面积44.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3%,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1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商品房预售面积6.7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9%;存量房成交面积24.4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 工 业 全年在地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02.7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2.56亿元,产品销售势头良好,工业产销率达到100.1%。区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72亿元,同比下降7.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5.02亿元,同比下降7.2%,区属企业全年工业产销率达到102.1%。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公有经济健康发展,2007年全区公有经济实现税收收入23.65亿元,同比增长50.2%,占全区税收收入的27.3%。非公经济继续引领全区发展,2007年实现税收收入63.12亿元,同比增长30.8%,占全区税收收入的72.7%。其中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企业)实现税收收入53.93亿元,同比增长33.8%,占全区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62.1%;私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区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6%。 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 国资国企管理和改革进一步加强。围绕提高国资国企控制力、竞争力、贡献力,以战略、预算、契约管理为重点,加强国资经营预算指标体系和经营业绩责任考核体系建设。强化产权、投资、资源监管,引导国企调控好优质商业商务资源,发挥资源整体利用效能。对179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初步构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管理平台。2007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9.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额为2.34亿元。 国内合作 顺应区域分工合作趋势,加大招大引强选优力度,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大中型企业,全年引进外省市企业284户,注册资金9.82亿元。 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对口支援工作。落实对口支援和帮扶资金810万元,其中对口支援三峡9个项目,共660万元;出资30万元用于万州区长岭初级中学连接公路建设项目对口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项目50万元;向西藏定日县捐赠30万元修建定日县图书馆;向延安市捐赠30万元修建乡村公路;向新疆温宿县捐赠10万元购电脑等办公设备款。为对口地区培训各类管理干部4批、56人次。 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倍。其中出口总额2.63亿美元,同比增95.8%。在外贸出口总额中,外贸企业出口13511.53万美元,同比增长1.5倍;自营企业出口4878.23万美元,同比增长16.0%;三资企业出口7808.76万美元,同比增长1.1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