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吸收外资

引进外资数量不断提高。全年引进外商投资合同项目180项,同比增长42.9%,13个项目合同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其中服务业项目169个,同比增长43.2%;总投资额10.20亿美元,同比下降9.3%;合同利用外资6.84亿美元,同比增长9.5%;实际利用外资5.52亿美元,增长48.8%。服务性行业继续占据吸引外资主体地位,全年服务性行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3.11亿美元,占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45.5%;房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3.52亿美元,占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51.4%;生产性行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0.21亿美元,占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3.1%。

旅 游

商旅文互动不断密切,节庆活动特色进一步显现。成功举办了爱尔兰周、2007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俄罗斯玫瑰婚典、上海旅游节开幕式、淮海路时尚月活动、上海购物节闭幕式、上海时装周国际化品牌发布、新天地迎新倒计时、德国周、日本周、上海法国周等一系列大型庆节活动。

旅游业中宾馆酒店营业收入9.92亿元,旅行社营业收入10.79亿元,景点营业收入0.15亿元。

至年末,全区星级宾馆为7家,其中三星级3家,四星级宾馆1家,五星级宾馆3家;注册在我区的旅行社3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国内旅行社32家。宾馆酒店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4.48万人次。旅行社全年接待游客36.3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0.71万人次。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78.08万人次。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以8家工业企业和57家非工业企业为重点,加强节能监测管理;实施“8号桥”创意园区等8个节能示范项目;对区政府机关大楼、上海广场等61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挖掘节能潜力;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积极推广环保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应用。区万元增加值能耗保持为全市最低的区县之一。

重大工程

“四个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和市属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启动一批”项目:已启动126-127街坊、104街坊、65街坊北块的动迁签约;“收尾一批”项目:已收尾一中心、二医大、局门路汝南街整治、丽园路蒙自路整治、局一基地、43街坊等6个动迁基地;“开工一批”项目:已推动47-48街坊、新新里南块、小浜湾住宅、市政俱乐部、局一基地、华丽家族俊庭、新华联扩建、瑞金宾馆扩建、红双喜大厦、113街坊等项目开工。“竣工一批”项目:已实现淡水湾一期(商业裙房)、紫勋雍邸、绿洲仕格维酒店、金色和平酒店、L4地下空间商业开发项目等5个项目的全面竣工,产出商业商务面积12.7万平方米。

市政建设

西藏南路等8条世博配套道路和黄浦江A单元内市政设施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完成淮海中路、瞿溪路等4条道路整治,积极制定并落实架空线入地三年行动计划,“新天地”地区进入实施阶段;制定人行道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重庆中路等10条主要道路人行道设施整治任务;配合轨道交通、世博电力隧道及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各项市政配套工程;积极推进交通标志改善和新型路名牌置换工作;新建盲道1.75公里,改造缘石坡道30只,推动无障碍设施进家庭114户。

城区管理

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成立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联席会议,推动城市管理的难点和顽症更好地解决。将民防通风设施、高噪声污染等事件、部件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拓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功能。城市网格化管理继续呈现“三高一低”的运行态势,全年立案27545件,立案率达98.02%;结案27600件,结案率达100.2%;及时结案27411件,及时结案率达99.57%;12319城建热线投诉量始终保持全市最低。

城市环境保护

积极推进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扬尘污染控制区通过复验,区域降尘量月平均值为9.0吨/平方公里,空气环境质量指数优良率为89.3%。巩固“无燃煤区”成果,确保燃重油单位稳定达标排放;开展清洁能源替换宣传,二氧化硫实现零排放。继续做好环境噪声达标区巩固工作,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达到100%。开展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的创建和巩固工作。

城区绿化

完成世博林、复兴公园、淮茂绿地、延中L4绿地的调整续建;实施华夏银行等3000平方米屋顶绿化建设。全年新建公共绿地1.05万平方米,至年末全区绿地面积100.9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7.22%,其中公共绿地49.7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米/人。

城市信息化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网上办事工作平台应用不断推进。整合了全区29个部门的网上办事项目,梳理行政审批事项325项,政府服务事项145项,全年市民和企业通过网上办事工作平台提交的办事申请、咨询等事项共423件,回复率实现100%,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推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448条,其中本年新增854条,收到信息公开申请277件,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页面浏览量8393440次,全年接受市民咨询72075次。

推进经济领域信息化。淮海集团网站及商业网点管理系统、星光摄影城“星光影像网站”等入驻区电子商务平台,平台规模不断扩大。香山钢市的 “钢材供应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项目申报了市信息委组织的B TO B电子商务专项试点。

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有序开展社保卡、居住证工作,为市民补卡3248张,换卡9623张,办理居住证3111张,临时居住证43026张,补办506张,重办11330张,退卡4111张,申领社保卡5865条。完成了13997张学籍卡申领和发卡工作。

四、社会事业

科 技

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上海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已有上海科学院产业发展处、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联络站等11家机构进驻,“上海医学产学研基地”装修工程按期完成并通过验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继续推进“卢湾创意园区”的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建立“服务外包知识产权试点区”,探索外包保护新机制;率先在全市成立由35家市区示范(试点)企业参与的“淮海中路商业街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发挥上海创意之窗功能,先后举办爱尔兰现代艺术展等各类交流活动。

青少年科普工作取得新成就。向明中学高一学生陈菲获得“世界杰出青年发明金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学生。在上海市第22届英特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区共获得各类别一等奖11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41项、以及其他各类专门奖项2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