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5 上海市统计局

对外贸易

外贸部门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跨国采购中心建设,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26.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进口总额406.09亿美元,增长22.1%;出口总额320.55亿美元,增长16%。在外贸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稳步增长,私营企业出口迅速上升。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91.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私营企业出口3.27亿美元,增长7倍。一般贸易增长加快。全年一般贸易出口137.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174.24亿美元,增长10.8%,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4.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9.6%提高到23.3%;机电产品出口168.34亿美元,增长18.5%,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2.5%。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新成效。全年对亚洲出口161.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5%;对欧洲出口57.52亿美元,增长7%;对北美洲出口78.24亿美元,增长23.7%;对拉丁美洲出口10.41亿美元,增长19.1%;对大洋洲出口6.77亿美元,增长22%。

“大通关”改革成效明显,上海口岸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1425.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进口总额606.98亿美元,增长15.7%;出口总额818.03亿美元,增长20.3%。

吸收外资

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吸收外资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012项,比上年增长22.5%;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05.76亿美元,增长43.4%;实际到位金额50.3亿美元,增长14.5%。服务领域的吸收外资大幅度增长。全年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35.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6%,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为33.8%,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合同金额1.88亿美元,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合同金额2.83亿美元,房地产业合同金额12.66亿美元。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34项;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3%。外资企业外商增资继续大幅度增加。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增资40.24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38%。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4个。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上海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经济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802项,比上年下降19.1%;合同金额15.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实际完成营业额12.63亿美元,增长11%;派出劳务人员1.11万人次,下降5.2%。对外承包工程领域不断扩大。积极向制造业、石油化工、电力、通信、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拓展。至年末,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36个。

旅游

旅游行业整合都市旅游资源,加强行业管理,努力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32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319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0家。全市已有旅行社59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1家,国内旅行社555家。全年接待由上海入境的境外旅游者272.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入境外国人210.66万人次,增长43.3%;港、澳、台同胞56.58万人次,增长7.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2.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8%。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8760.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6797.12万人次,增长5.1%。国内旅游收入99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浦东开发开放

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全年浦东新区实现增加值125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外贸出口总额136.02亿美元,增长23.4%;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26.68亿美元,增长33.3%。金融服务功能日趋增强。至年末,已有130家中外营业性金融机构集聚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物流园区和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外高桥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913.6万吨,比上年增长56.7%;集装箱吞吐量463.4万国际标准箱,增长60.2%。金桥出口加工区产业升级取得突破。至年末,已有60多家跨国公司企业在金桥投资落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82.8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7%。张江高科技园区聚焦效应明显。已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全年签订合同项目244个,投资额27.83亿元。区内拥有研发机构20多个,已形成16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孵化项目达219个。以浦东软件园为核心的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有170家企业入驻浦东软件园。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171.25亿元,增长1.7%;市政建设投资201.68亿元,增长13.4%;公用事业投资148.42亿元,增长60.9%。年内建成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外环线浦东段、同三国道上海段、外高桥港区四期、四川北路绿地、长桥水厂改造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其中首批向社会招商的同三国道上海段、沪青平中段、莘奉金三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上海西南地区率先形成“153060”高速公路网络框架。为进一步缓解过江交通压力,卢浦大桥、外环隧道、大连路隧道、复兴东路隧道等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公用事业

疏通交通瓶颈,优化线网布局,城市交通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年末,全市公交线路达951条,公交运营车辆1.85万辆,运营出租车4.75万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27.7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4%;轨道交通客运量3.57亿人次,增长26.1%。公交车辆、出租汽车、轨道交通客运量形成7∶2∶1的格局。公交车辆加快升级换代,年内更新车辆1589辆。为疏通中心城区道路网络,完成了龙华路、陕西北路、昌化路等市中心18条瓶颈、堵头和错位道路的拓宽改造工程。

各项公用事业设施继续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年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1063.51万立方米。自来水售水量20.2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9%,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售水量11.89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全年全市用电量645.7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9%,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1.85亿千瓦·时,增长8.5%。年内完成84.33万户居民电表分时计价改造。年末,人工煤气及液化气家庭用户522.3万户,比上年增长2.1%。全年人工煤气供应总量23.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9%。年末,全市天然气家庭用户已达70.08万户。全年天然气售气量3.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