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5 哈尔滨市统计局

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经济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57.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7%。实现税收39.4亿元,增长24.7%。完成工业总产值951亿元,增长16.8%。项目质量和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合同外资额3.3亿美元,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18.1%。全年新批千万美元以上项目8个。

三、社会事业

科技

科技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现有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机构130个,累计建成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从事科研活动人员4.2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4万人。全年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支出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28.8亿元,增长12.1%,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38%。受理专利申请4293件,增长14.8%;授权专利2282件,增长23.6%。签订技术合同1812项,增长36.1%;合同成交额33.3亿元,增长1.4倍。

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0所,招生1.37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学研究生4.25万人,比上年增长7%,毕业生1.09万人,增长28.2%。普通高校48所,共招收学生12.91万人,增长9.8%,在校学生41.59万人,增长8.5%。成人高校15所,共招收学生1.01万人,增长12.2%,在校学生2.4万人,增长4.3%。中等专业学校28所,在校学生4.93万人,增长1.1%。普通高中141所,在校学生14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初中478所,在校学生34.3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65%。至年末,全市共有小学2244所,在校学生48.9万人,比上年减少0.8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8%。特殊教育学校招生354人,在校学生247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5万人。

文化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市属,下同)17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48个,文化馆21个,公共图书馆18个,博物馆8个,档案馆21个。市直属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共演出1966场,观众166万人次。群众性文艺演出1000余场,观众400余万人次。市直属文艺创作团体创作文艺作品8篇(件、幅),获国家级奖6项,获省级奖41项。至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92.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4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17750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8246小时。全国有22个省、市卫星电视节目进入哈尔滨有线电视网播放。年末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8.44%,广播综合覆盖率99.48%。

卫生

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农村卫生室)393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72个,门诊部(所)1048所(含个体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24所,妇幼保健机构21所。卫生机构床位数3.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万人,注册护士1.4万人。农村卫生院195个,床位0.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5万人。

体育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了4项国际比赛和38项国内各级各类比赛。至年末,哈尔滨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16枚、银牌13枚、铜牌10枚,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57枚、银牌56枚、铜牌45枚,共打破3项全国纪录。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及体育竞赛活动达1000余次,县级以上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参加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新增50个社区全民健身休闲广场,配置各类健身器材1625件,拥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4132名。

社会福利与救助

福利事业与救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稳步推进。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收养性单位299家,床位17359张,其中社会投资办养老机构115家,床位4941张,共收养孤、老、残、幼12632人。至年末,有20.1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7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市2.8万重点优抚对象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

四、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987.4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75.5万人,增加2.8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76.9万人,增加3.7万人;男性人口499.3万人,增加2.9万人。

劳动就业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年末城镇就业人数(含非正规就业)234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全年共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2.03万人。年末全市登记失业人数7.65万人,比上年减少0.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共有11.04万人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77个,全年为22.5万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职业介绍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0.81亿元小额担保贷款,3260人实现自主创业。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据抽样调查测算,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2元,比上年增长13.7%,人均消费支出9294元,增长9.1%。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5068.6元,增长15.1%,人均生活费支出2888.9元,增长15.8%。

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略有减少。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41.1亿元,比年初减少22.7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34.6亿元,减少32.8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6.5亿元,增加10.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6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居住

城乡居民居住水平继续提高。至年末,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8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平方米,增加0.3平方米。农村砖瓦化钢木结构住房比重81.3%,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五、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城市综合整治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惠民利民工程,年内拆除居民庭院内自行车棚、煤??棚及各类违章私建房屋1850处,共38656平方米。实施了512个旧有居民庭院、54个社区休闲健身区的改造建设,以及26座桥下空间环境综合整治和121条背街背巷照明改造。实施了安红街区特色景观工程,哈大出城口综合改造,极乐寺周边环境改造和文府、文教广场、友协大街周边等建筑立面整饰工程。实施了南直立交桥、融府大厦、友谊宫楼体亮化工程及“迎三节”灯饰亮化工程,共维修、新建各类灯饰设施主干街路68条,重要广场、景区、冰雕雪景147处,楼体570栋,灯饰小品637个。

道路建设

城市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年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1.9亿元。启动了道外二十道街跨松花江大桥、三环路哈阿立交桥、何家沟综合整治等城建大项目,推进了中华巴洛克保护街区、沿江景区升级改造等景观工程建设,实施了哈阿路、抚顺街—民安街—民众街、齿轮路、保健路、通乡街等路桥重点工程,建设了北环路、安国街、安升街等17条达标街路,对安化街、南平街、公浴街等23条破损道路和土路、背街背巷进行修缮和改造,新建林机小区、南直路2座人行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