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5年2月25日 2004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软环境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各项扶持政策和有利条件,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质量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依然存在;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04年实现延边生产总值1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经济总量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906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继续保持“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比上年增长6.6%;第二产业92.8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73.1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4.6%、47.8%和37.6%。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 2004年,全州财政收入实现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3.3亿元,增长14.7%。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8.4亿元,增长11.0%;营业税2.9亿元,增长25.6%;个人所得税1.1亿元,增长31.8%。全年财政支出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农业支出1.7亿元,增长37.3%;教育支出5.2亿元,增长17.5%;抚恤、社会救济支出2.6亿元,增长40.0%;社会保障补助支出5.4亿元,增长58.5%。 固定资产投资 围绕项目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3.1亿元,增长31.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1亿元,增长17.3%。 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新增能力主要有:黄金20公斤;纤维板3万立方米;刨花板1万立方米;中成药6500吨;合成橡胶200吨;食用植物油(日处理原料)880吨;啤酒1万吨;水产冷藏库2万吨;乳制品3900吨;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万吨;改建公路474公里;学校学生席位3038个;医院病床184张。 价格 消费领域价格结构性上涨特征突出。州城市调查队对延吉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延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9.3%,是影响2004年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0.1%;居住类价格上升6.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2.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升2.7%;衣着类价格上升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8%。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水平比上年上升3.9%。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稳中有涨,比上年上升了2.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烟草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工业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分别比上年上升6.2%、12.8%、5.0%和7.2%;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升2.1%;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分别上升0.4%和0.1%;木材加工及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了0.1%和1.0%。 农业 2004年,我州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州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种植业产值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林业产值11.1亿元,下降2.4%;畜牧业产值13.0亿元,增长9.7%;渔业产值0.7亿元,增长2.0%。 2004年,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大中型农用拖拉机4101台,增长30.5%;小型和手扶拖拉机4.8万台,增长6.7%;农用载重汽车1937辆,增长28.9%;农村用电量2.8亿千瓦小时,增长9.6%;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8.9万吨,增长8.4%。 2004年,在一系列利农政策的激励下,特别是对种粮农民实行“一免三补”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我州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弃耕田、撂荒地得以重新耕种,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4.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0.0万公顷,增长16.2%。2004年,我州气候条件好于常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全州粮食总产量达73.3万吨,比上年增长85.3%。 2004年,完成造林面积0.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78.4%;零星植树162.2万株,比上年下降62.1%。全年肉类总产量为8.0万吨,比上年增长7.6%;禽蛋类产量2.6万吨,增长15.0%;奶类产量1.3万吨,增长18.6%。全年水产品产量为5208吨,增长1.9%;水产品养殖面积1.2万公顷,与上年持平。 工业 2004年,我州继续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的发展战略,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发展高新产业,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5.1亿元,同口径相比,增长19.0%。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0.9%;股份制企业24.3亿元,增长22.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8.5亿元,增长33.0%。 支柱和优势产业不断发展。2004年,全州食品、医药、林产和能源矿产业实现增加值4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2%,增长19.6%。其中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10.9亿元,增长7.9%;医药工业8.1亿元,增长8.7%;林产工业13.7亿元,增长31.5%;能源矿产业7.7亿元,增长31.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利税总额大幅提升。2004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6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利税总额19.4亿元,增长 24.3%;销售收入130.8亿元,增长24.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4.8%,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在评价考核工业经济效益的七项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09.8%,提高1.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9.2%,提高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9.9%,下降3.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57次,加快0.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8%,提高1.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5032元/人,增长15.6%;产品销售率为97.7%,提高1.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