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5 黑龙江省统计局

2004年,全省上下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农业“一免两补”等一系列政策的历史性机遇,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全面发展,全省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3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自2000年以来,全省经济一直行驶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快车道”,10%以上的增速已经连续保持了三年;全年各季度间增长也比较均衡,四个季度GDP累计增长幅度分别为10.5%、10.6%、11.0%和11.7%。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7.8亿元、3155.3亿元、1559.9亿元,分别增长12.2%、12.9%和9.3%。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13897元,增长11.6%。

市场物价涨幅趋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成效显现,全省市场物价总水平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5%,农村上涨5.2%。分类别看呈现“六升二降”,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8.8%、0.6%、0.4%、1.1%、0.2%和6.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6%和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6%。

就业规模扩大。年末全省从业人员1686.1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78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7%。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多年来少有的大好形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创下历史新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1.6万公顷,增长4.5%;粮食产量3135万吨,增长24.8%。亚麻、甜菜和烤烟等经济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长。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5.1%,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1.4万公顷,增长44.6%。

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辅换位”战略稳步推进。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占农牧渔业产值比重由上年的35.2%上升到38.2%。年末全省奶牛存栏141万头,增长19.9%。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9.9%、8.8%和24.4%。水产品产量43万吨,增长2.6%。

绿色食品认证个数、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787个,比上年增加177个,增长29.0%。绿色食品种植面积2380万亩,增长31.5%,AA级、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倍、59.3%和37.7%。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130.1万户,增长24.4%。

“打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57万人,比上年增长45.7%;实现劳务收入106亿元,增长63.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5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拥有农用拖拉机84.4万台,增长6.2%;农用运输车16.6万辆,增长8.5%。农村用电量33.5亿千瓦小时,增长9.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8.2万公顷,增长8.0%,节水灌溉面积131.5万公顷,增长1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产销两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8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GDP比重53.1%。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9.6亿元,增长15.3%,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是1998年开始同口径统计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411.1亿元,增长15.2%;集体企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43.9亿元,增长15.1%。轻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6.1%;重工业增加值1427.6亿元,增长15.2%。全省以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等六大工业基地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245.7亿元,增长20.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3.7%。

工业企业研发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243.9亿元,增长36.0%。产销衔接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8.0%,提高0.2个百分点。轮胎外胎、大米、金属切削机床、钢材、焦炭、工业锅炉等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再创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9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实现利润760.2亿元,增长29.8%。工业利税是1998年开始同口径统计以来最多的一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4,提高25.5个点。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提高,全年地方工业实现利税140.7亿元,增长41.6%,其中实现利润42.3亿元,增长1倍。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企业增加值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在全部建筑业企业中,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下同)施工规模扩大,房屋施工面积3864.1万平方米,增长9.9%。招投标面积扩大,实行投标承包的施工房屋建筑面积占全部施工面积的比重为82.5%,提高2.4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1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地方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完成投资1233.7亿元,增长29.8%,占全部投资的81.4%。民间投资明显增多,完成614.2亿元,增长44.5%,占全部投资的40.5%,提高6.3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871.6亿元,增长10.0%。工业投资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完成投资490.2亿元,增长22.7%,增幅提高11.6个百分点,其中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林木加工等六大工业基地完成投资415.4亿元,增长19.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4.7%。大项目数量多、带动作用大,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共346个,比上年增加72个,完成投资558.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显现,全年新增固定资产92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0.5%。各类房屋竣工面积2717.3万平方米,竣工率56.9%。共有3584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