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幅提高2.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农村消费升温,实现1999年以来首次两位数增长,成为消费品市场新的“亮点”,农村市场零售额190.4亿元,增长11.7%,增幅提高5.3个百分点;城镇市场零售额1365亿元,增长13.2%,基本改变了过去城乡市场“一热一冷”的局面。餐饮业已消除“非典”影响,零售额增长17.0%,增幅提高3.6个百分点,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批发贸易业零售额1341.4亿元,增长12.5%。热销商品增势强劲,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中,建筑装饰材料、通讯器材和洗涤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倍、55.9%和53.9%。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和摄像机的零售量分别增长1倍、83.0%和70.1%。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继续攀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出口36.8亿美元,增长28.1%;进口31.1亿美元,增长26.7%。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一是对俄罗斯贸易仍占主体,实现进出口总值38.2亿美元,增长29.4%,占全省的56.3%,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对俄出口21.5亿美元,增长31.5%。二是私营企业进出口居各种经济类型的第一位,实现进出口总值38.1亿美元,增长99.6%,占全省比重达56.1%,提高2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3亿美元,增长90.2%。三是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分别为4.8亿美元、1.1亿美元,分别增长81.0%和30.1%。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外商投资12.4亿美元,增长20.1%。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增长。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6亿美元,增长29.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8746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078.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1%。其中,铁路856.9亿吨公里,增长8.4%;公路168.7亿吨公里,增长3.4%;水运18.2亿吨公里,增长10.3%;航空0.4亿吨公里,增长7.9%;管道34.7亿吨公里,下降5.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420.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铁路170.9亿人公里,增长14.5%;公路225.8亿人公里,增长10.0%;水运0.2亿人公里,增长41.7%;航空23.2亿人公里,增长28.9%。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953万门,增长12.2%,其中本年新增104万门,增长98.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98.6万户,增长24.8%;移动电话用户1017.1万户,增长20.8%。全省电话普及率为55.5%,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45.2万户,宽带接入户111万户,增长2倍。 旅游业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7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0.3亿元,增长12.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002万人次,增长1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5.2亿元,增长11.4%;接待国际旅游人数73.3万人次,增长24.8%,创造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增长24.0%。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2.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9.4亿元,增长19.8%,创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的最好水平。地方财政支出7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97.5亿元,增长18.4%。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社会保障补助、教育、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农林、科技等支出分别增长31.7%、22.6%、44.8%、32.7%和37.3%,均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13.9亿元,比年初增加500.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32.1亿元,增加149.8亿元;储蓄存款余额3585.7亿元,增加243.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38.9亿元,比年初增加20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91.3亿元,减少50.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40.2亿元,增加157.6亿元。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30.7亿元。 证券业继续发展。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8家、上市股票39只,其中发行A股股票33只,B股股票1只,在香港发行上市H股1只,红筹股3只,在新加坡发行S股1只。38家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累计募集资金206.3亿元,其中2004年融资1.76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财产险收入17.7亿元,增长7.4%;寿险收入102.4亿元,增长8.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7.5亿元,下降6.9%。全年赔付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0.7亿元,增长12.8%;寿险赔付金额10.7亿元,增长36.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金额2.6亿元,增长1.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3所,招生1.2万人,比上年增长20.0%;在学研究生3万人,增长25.0%;毕业生0.5万人,增长28.2%。普通高校59所,招生15万人,增长20.0%;在校生46.6万人,增长18.9%;毕业生8.5万人,增长23.2%。成人高校招生7.7万人,在校生13.6万人,毕业生6.2万人。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学校44所,招生3.3万人,在校生10.8万人,毕业生3.5万人。普通中学2697所,招生66.1万人,在校生241.1万人,毕业生68.8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2万人。小学10791所,招生38.4万人,在校生231.5万人,毕业生46.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1万人,在校生0.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3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55.4万人次。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全年科技经费支出58.3亿元,增长7.0%,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28.2亿元,增长11.9%,R&D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0.5%。年末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587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10.1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9万人。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98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8项,应用技术成果853项,软科学成果97项。受理专利申请5000件,授权专利2809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485份,成交金额12.6亿元,增长3.7%。 质量检验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631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2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4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0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67万台件,比上年增长51.7%。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继续较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7个,文化馆125个,公共图书馆97个,博物馆4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有线电视用户260万户。全年出版报纸7.3亿份,出版杂志0.68亿册,出版图书0.76亿册。年末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3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32万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