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5 黑龙江省统计局

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827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2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1.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4.7万人,其中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4万人,注册护士4.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02个,卫生技术人员0.7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25个,卫生技术人员0.1万人。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900个,床位1.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省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共获33枚金牌,在国内比赛中获得191枚金牌、142.5枚银牌、150枚铜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省共有494.9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低速增长。据抽样调查测算,全省人口出生率7.27‰,死亡率5.45‰,人口自然增长率1.82‰。年末全省总人口381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14.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8%;乡村人口1802.3万人,所占比重为47.2%。男性人口193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8%;女性人口1879万人,所占比重为49.2%。0—14岁人口55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4.5%;15—64岁人口3002.6万人,所占比重为78.7%;65岁及以上人口259.2万人,所占比重为6.8%。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27.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2.6万公顷。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得到强化,嫩江、汤旺河源头、松嫩平原西部等3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齐齐哈尔市启动松嫩平原西部防风固沙工程,大兴安岭地区西部开发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伊春市生态发展战略得到较好实施,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采煤塌陷区恢复工作开始起步。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1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比上年增加501元,增长20.0%,是199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1.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4平方米,增加0.8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有738.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7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55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两个确保”得以巩固,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57万人。

年末全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单位床位4万张,收养各类人员3.3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207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18处。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28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