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效益、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已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2.5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2970.8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866.7亿元,增长10.7%。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5%、61.9%和29.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30元,按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折算为1762美元,比“十五”计划目标多262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2:53.9:33.9。 市场物价增幅温和走低。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涨幅比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2.3%。分类别看呈现“五升两降一平”:居住价格上涨9.4%,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均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0.1%;衣着价格、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7%和0.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与上年持平。 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8.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6.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 就业规模有所扩大。年末全省从业人员1749.7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799.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2%。 二、农业 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又创历史新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8.9万公顷,增长0.6%;粮食产量3600万吨,其中水稻产量1172.5万吨、小麦97万吨、玉米1379.5万吨、大豆748万吨。甜菜、烤烟和油料等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甜菜产量155万吨,比上年增长61.5%;烤烟7.4万吨,增长32.1%;油料60.6万吨,增长31.7%。水果、蔬菜产量分别增长9%和8.7%。亚麻产量下降2.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2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7万公顷;完成幼林抚育面积105.4万公顷。 粮牧“主辅换位”战略稳步推进。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占农牧渔业产值比重由上年的38.2%上升到40%。年末全省奶牛存栏164.3万头,增长16.5%。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7.6%、4.5%和17.5%。水产品产量44.5万吨,增长3.5%。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战略成效显著。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900个,比上年增加113个,增长14.4%。绿色食品种植面积3490万亩,增长46.6%,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212万户,增长63%。 劳务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年转移劳动力40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21.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23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4%。拥有农用拖拉机96.1万台,增长14%;农用运输车17.8万辆,增长7.2%。全年农村用电量36.3亿千瓦小时,增长8.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9.4万公顷,增长4.9%;节水灌溉面积141.7万公顷,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6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66.3亿元,增长15.3%,增幅与上年持平。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16.1%;重工业增加值1915.9亿元,增长15.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858亿元,增长15.2%;集体企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18.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851.9亿元,增长15.2%。大中型企业增加值1942亿元,增长15.2%;小型企业增加值224.3亿元,增长16.3%。 六大基地发展加快。全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等六大基地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3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4.8%,拉动工业生产增长27.6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研发力度继续加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35.9亿元,比上年增长35.5%。轮胎外胎、电站锅炉、中成药、家具、液体乳等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首次突破千亿元。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实现利润1065.7亿元,增长41.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33.2,提高38.4点。全年地方工业实现利税170.2亿元,增长31.5%,其中实现利润63.2亿元,增长75.3%。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4,提高12.1点。 建筑业生产与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74.5亿元,比上年增长9.8%。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下同)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65.4万平方米,增长15.6%。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的84.5%,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5.9亿元,增长3.5%,其中利润5.7亿元,增长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两年保持在20%以上。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增幅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638.2亿元,增长24.4%;农村投资156亿元,增长37.1%。在城镇投资中,民间投资557.1亿元,增长33.9%;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040.4亿元,增长1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40.7亿元,增长38%。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林木加工等六大基地完成投资602.6亿元,增长45%,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8.6%。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共449个,比上年增加74个,完成投资713.1亿元。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商品房销售额220.9亿元,增长32.9%,其中销售给个人196.4亿元,增长34.5%,所占比重为88.9%。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建成投产项目4008个,比上年增长24.4%;项目建成投产率69.8%,提高3.7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1114.8亿元,增长29.9%;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8.1%,提高2.9个百分点。各类房屋竣工面积3267.1万平方米,增长20.2%;竣工率53.7%,提高1.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