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增幅与上年持平。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49.3亿元,增长13.4%;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10.7亿元,增长10.6%。从行业看,批发贸易业零售额1518亿元,增长13%;餐饮业零售额204.1亿元,增长14.5%;其他行业零售额37.9亿元,增长5.6%。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9.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4.4%,汽车类增长23%,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0.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家具类增长12%。 年末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68个,成交金额257.9亿元。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9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9%。其中,出口60.7亿美元,增长64.9%;进口35亿美元,增长12.6%。从贸易方式看,边境小额贸易出口22.5亿美元,增长78.7%;一般贸易出口21.8亿美元,增长45.9%;其他贸易出口12.1亿美元,增长84.8%。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出口14.7亿美元,增长44.1%;三资企业出口4.8亿美元,增长24.7%;私营企业出口40.5亿美元,增长89.5%。从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8.5亿美元,增长77.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亿美元,增长42.4%。从国别看,对俄罗斯出口38.4亿美元,增长78.1%;对韩国出口3.5亿美元,增长64.2%;对美国出口2.4亿美元,增长51.1%;对欧盟出口3.3亿美元,增长80.4%。 利用外资增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增长17%。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2261万美元,增长24.3%。年末在外劳务人员9186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159.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4%。其中,铁路898.7亿吨公里,增长4.9%;公路207.1亿吨公里,增长22.8%;水运20亿吨公里,增长5.8%;航空0.5亿吨公里,增长14.6%;管道33.5亿吨公里,下降3.5%。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440.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8%。其中,铁路175.2亿人公里,增长2.5%;公路238.5亿人公里,增长5.6%;水运0.3亿人公里,增长6.9%;航空26.2亿人公里,增长12.9%。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为92.1万辆,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私人汽车49.9万辆,增长23.8%。民用轿车保有量28.9万辆,增长23.5%,其中私人轿车18.1万辆,增长30.2%。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23.1亿元,增长20.6%;邮政业务总量23.7亿元,增长6.8%。年末全省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42663公里,增长20.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998万门,增长4.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8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32.3万户,增长11.3%。全省电话普及率为5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65.9万户,增长14.3%;宽带接入户122.8万户,增长10.6%。 旅游业平稳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5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80.3亿元,增长1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465.5万人次,增长11.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2亿元,增长11.9%;接待国际旅游人数82.2万人次,增长12.1%,创造旅游外汇收入3.4亿美元,增长12.7%。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92.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8.2亿元,增长17.4%。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增长27.4%、营业税增长13.9%、企业所得税增长42.4%、个人所得税增长17%。地方财政支出8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87.8亿元,增长15.7%,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7.6%、17.8%和18.8%,均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银行类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35.1亿元,比年初增加725.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87.8亿元,增加53.5亿元;储蓄存款余额4078.6亿元,增加493.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58.5亿元,比年初增加98.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74.4亿元,增加73.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72.3亿元,增加41.2亿元。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76.6亿元。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5家、上市股票36只,2005年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融资6.1亿元。年末共有保险公司15家,保险中介公司及分支机构45家,2005年全省保费收入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9.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较快发展。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3所,招生1.4万人,比上年增长16.7%;在学研究生3.7万人,增长23.3%;毕业生0.7万人,增长40%。普通高校62所,招生16.9万人,增长12.7%;在校生53.3万人,增长14.4%;毕业生9.9万人,增长16.5%。成人高等教育招生5.8万人,在校生14.2万人,毕业生4.8万人。中等专业教育学校56所,招生3.2万人,在校生9.8万人,毕业生3.2万人。普通中学2587所,招生43.6万人,在校生169.6万人,毕业生56.5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6.7万人。普通小学9995所,招生34万人,在校生220.4万人,毕业生44.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1万人,在校生0.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7.7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63.5万人次。 科学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取得新成果。年末全省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605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10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1万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71.4亿元,增长7.5%,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38.9亿元,增长9.9%,R&D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0.7%。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0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91项;应用技术成果855项;软科学成果63项。受理专利申请6050件,增长14.6%;授权专利2906件,增长3.5%。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041份,成交金额14.3亿元,增长13.4%。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710个,比上年增加79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2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49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1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68万台件,比上年增长37.8%。全省有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网站56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1个。地震台站43个,地震遥测台站2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4个,文化馆145个,公共图书馆96个,博物馆47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有线电视用户28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2000户。全省共有档案馆14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32万卷。全年出版报纸8.2亿份,出版杂志0.4亿册,出版图书0.8亿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