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加大了支柱产业投资力度,机械工业完成投资35.9亿元,增长32.5%。轻工业、社会服务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1.0%、45.7%和53.8%。在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提高产品质量投资24.2亿元,增长29.3%,所占比重达11.4%,提高2.1个百分点。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174.7亿元,能源工业投资197.3亿元,在持续多年高幅增长后,分别下降2.5%和3.0%。 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35万千瓦;新建公路527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12.6万千伏安;局用交换机容量76万门;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79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2002年,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以及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的出现,扩大了消费需求。全年全省消费品零售额达1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快0.5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最高增幅。城镇消费品市场好于农村,城镇零售总额1146.2亿元,增长10.3%;农村零售总额173.8亿元,增长8.8%。餐饮业继续保持高幅增长,全年增长17.1%,占全部零售额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达到10.3%;批零贸易业零售额稳步攀升,增长10.9%。从商品类别看,食物类商品零售额573.9亿元,增长8.9%,占43.5%;穿着类商品零售额279.8亿元,增长11.4%,占21.2%;用品类商品零售额392.8亿元,增长8.8%,占29.8%。消费结构升级,全省移动电话机、轿车零售量分别增长6.6倍和7.2倍。售予个人的商品房增长14.4%,占商品房销售额的92.0%。 集市贸易规模有所扩大。经过整顿和规范,年末全省拥有城乡集贸市场2091个,集市贸易商品成交额6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市场物价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从分类看,烟酒及用品、居住价格上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价格程度不同下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均比上年下降。 六、对外经济 2002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全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全省全年进出口总值43.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8.5%,增幅提高15.2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其中进口23.6亿美元,增长33.2%;出口19.9亿美元,增长23.3%,增幅提高12.2个百分点。对俄罗斯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值达23.3亿美元,是历史最好水平,增长29.7%,占全省的53.6%,占全国对俄贸易的19.5%,其中出口9.7亿美元,增长24.7%。出口商品结构趋向优化。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15.2亿美元,增长23.6%,占全省出口总值比重达76.5%。机电产品出口3.4亿美元,增长1倍,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17.3%,提高了6.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亿美元,增长93.3%,所占比重达10.6%,提升了3.8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省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增长7.4%。其中外商投资9.5亿美元,增长9.8%。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所扩大。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6亿美元,增长15.0%。在外劳务人员4805人。 旅游业持续增长。全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7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外国人67万人次,增长18.5%;华侨港澳台胞4.8万人次,增长1.4%。创造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增长18.9%。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350万人次,增长11.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79.2亿元,增长13.3%。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保持平稳发展,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加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976.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1%。其中,铁路748.3亿吨公里,增长0.2%;公路167.5亿吨公里,增长0.9%;水运16.2亿吨公里,下降7.4%;航空0.3亿吨公里,下降2.5%;管道43.9亿吨公里,下降0.2%。完成旅客周转量400.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其中,铁路163.2亿人公里,下降0.1%;公路221.8亿人公里,增长1.3%;水运0.1亿人公里,增长23.0%;航空15.2亿人公里,增长10.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6.3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0.8%。拥有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29678.6公里,增长29.1%。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796.6万门,增长11.0%。年末本地电话用户666万户,增长19.5%;移动电话用户658万户,增长34.5%。全省电话普及率为34.7%,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117.9万户,增长18.6%。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6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1.9亿元,增长13.0%。财政支出565.9亿元,增长10.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31.9亿元,增长11.2%。地方财政支出充分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原则,重点支出得到保证。及时拨付了“四个确保”所需资金,教育、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业生产等三项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7.3%、15.0%和11.3%,均高出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36.7亿元,比年初增加495.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054.6亿元,增加100.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915.7亿元,增加337.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24亿元,比年初增加260.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502.6亿元,增加117.7亿元;中长期贷款986亿元,增加136.9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153.9亿元,增加73.9亿元。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71.9亿元。 证券业继续发展。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7家、上市股票38只,其中发行A股股票33只,B股股票1只,H股股票1只,香港上市红筹股股票1只,涉及境内权益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2只。累计筹资190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扩大。全年保费收入85.6亿元,比上年增长60.8%,其中,财产险收入16.3亿元,增长8.2%;寿险收入64.6亿元,增长84.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4.8亿元,增长46.1%。支付各类赔款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8.3亿元,增长3.4%;寿险赔付金额6.2亿元,增长39.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金额2亿元,下降12.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稳步发展。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48所,由于高等学校继续扩大招生,在校学生达33.5万人,比上年增长23.6%;研究生培养单位有22所,在学研究生1.8万人,增长28.6%;成人高校38所,在校生5.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75所,在校生12.2万人,增长5.2%;普通中学2746所,在校生256.1万人,增长1.6%;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4万人,增长5.9%。小学11990所,在校生243.7万人,下降5.8%。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00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7.1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324万人次。全年扫除文盲0.8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