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企业效益水平较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7个,亏损企业为100个,比上年增加9个,亏损面达42.2%。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利税总额12.6亿元,比上年下降56.4%;盈亏相抵利润总额-11.3亿元,同比增亏17.7亿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6.4%;资产负债率72.1%,比上年增加3.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3%,比上年增长0.6%。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级船坞项目,葫芦岛天兴实业有限公司年产六万吨低碳锰铁项目,葫芦岛宏跃集团铁矿开采项目,中油锦西分公司重催扩能改造,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湿法炼锌技术改造及锌合金技术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或投入生产,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1亿元,增长25.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亿元,增长58.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63.6亿元,增长38.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3亿元,同比下降13.3%;城镇私人建房投资完成0.3亿元,同比下降30.2%。 一二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投资平缓。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4亿元,比上年增长62.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投资效果不断改善。全年固定资产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1.6%,同比增长13.2个百分点。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达35.6%,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48.8%,新增固定资产总量37.5亿元。 房地产开发低速运行。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97.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1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2%。房屋竣工面积7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9%。商品房销售面积5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6.5%。商品房销售额8.5亿元,同比下降19.0%,其中住宅销售额7.1亿元,同比下降9.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0.9亿元,同比下降55.0%。商品房空置面积6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其中住宅5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9%;商业营业用房1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 重大投资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完成投资额超亿元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16项。在正式施工的重大项目中,葫芦岛锌厂的铅锌密闭鼓风炉替代竖罐炼锌技改工程、葫芦岛希瑞集团海运公司的海洋运输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软件学院教学楼建设项目、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的苯乙烯项目、渤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的民品线改造项目、建昌兰剑水泥有限公司的年产100万吨水泥厂等项目的投资已基本接近完成投资计划。市政府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南票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葫芦岛港扩建工程等项目都处于加快建设之中。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102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6亿元,其中完成建筑工程产值24.2亿元,完成安装工程产值4.5亿元,完成其他产值1.9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完成31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4%。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数达2.9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0.6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81118元/人。 五、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公路交通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工程建设总投资6亿元,共完成工程项目168项,路基改造工程191.4公里,路面工程288.1公里,桥梁工程2848米/90座,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级品率达60%。公路总里程达到3171公里,同比增长18.1%,乡镇通油路达到100%,通油路村达到53%。加强公路养护工作,全年创建省级文明样板路40.4公里,公路绿化新植36.5公里,公路干线好路率达85.1%,县级公路好路率达74%。 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客运车辆营运量5334辆,其中营运客车1176辆,出租车4122辆;货运车辆拥有量12122辆。全市县级以上客运站8个,货运场站2个,跨省、市客运线路分别达到26条和76条。全年公路客运量4439万人,客运周转量15.8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217万吨,货运周转量25.2亿吨公里。港口航运业逐步发展,现有水上运输企业9家,水服企业14家,港埠企业3家,货船3艘,客船14艘,旅游快舰28艘。港口客运吞吐量15万人次;港口吞吐量完成568.0万吨,比上年增长14.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立足改善港口发展和客运服务,开工建设疏港路和市客运中心两项重点工程;围绕"畅通工程"目标,完成了对102线兴城段和绥中段、朝青线、锦赤线、兴凌线等部分国省干线大修改造工程;完成了兴城市、建昌县部分城区出口路的改造工程,新增42个通油路行政村,完成了芷九线旅游道路工程建设。 邮政电信事业继续发展。全年电信邮政业务收入实现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9亿元,增长11.1%;通信业务收入8.6亿元,增长13.2%。固定电话达到67.5万部,增长12.1%。移动电话79万部,增长42.3%。因特网户数12.6万户,增长9.6%。交换机容量达167万门。特快专递47.4万件,增长1.1%。函件385.2万件,下降12.6%。包裹11.3万件,增长1.8%。累计报刊期刊发行0.2亿份,增长4.9%。杂志发行93.8万本,增长2.1%。 六、国内外贸易业 商品交易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92.4亿元,增长13.4%;餐饮业零售额完成9.6亿元,增长19.7%。按销售地区划分,市零售额完成73.1亿元,增长14.1%;县零售额完成12.7亿元,增长19.4%;县以下零售额完成16.1亿元,增长9.2%。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2亿元,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4亿元,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8.9亿元,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73.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2%、1.4%、8.7%、71.6%。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业和餐饮企业共有69家。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市场8个。民营经济是国内贸易的主力军,全年实现零售额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7.6%。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1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0%。其中:出口总额实现10.9亿美元,增长62.2%;进口总额实现4.5亿美元,增长106.1%。实际利用外资额达24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61.5%。不断扩大与国内外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