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4 吉林省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1986年,在国家宏观控制的范围内,我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改造了一批骨干企业,较好地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发挥了投资效益。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8%,基本建设规模得到了控制。全年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19.9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5.6%;房屋竣工面积为443.4万平方米。经过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结构有丁改善。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生产性投资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7.3%上升到52.9%,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运输邮电业投资O.9亿元,比上年增长6O.1%;非生产性投资1O.9亿元,比上年下降7.2%,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52.7%下降到47.1%,其中,文教卫生、科研事业投资3.O亿元,比上年增长5.5%,住宅投资5.7亿元,比上年下降12.9%。重点建设项目进度较快。列入国家计划的21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完成年汁划97.7%。年内已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产品换型改造工程、红石水电站、吉林送变电工程、长白山林区、通化和珲春矿区等7个项目部分建成投产。

全省基本建设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141万吨,发电机组容量lO.27万千瓦,木材采运lO万立方米,刨花板3万立方米,输电线路147.5公里,变电设备9万千伏安,水泥1万吨,轮胎42万条,粮食仓库11.4万吨,商业冷库1.4万吨,电视机2O万台。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为经济发展增加了后劲。全民所有制单位更新改造措施投资完成15.9亿元,比上年增长3l.1%,其中,用于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为4.9亿元,比上年增长77.3%,占全部更新改造措施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2.7%上升到30.7%。全年建成982个更新改造项目,新增固定资产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8.3%。更新改造措施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石油开采1万吨,煤炭开采27万吨,铜选矿6.6万吨,锑冶炼3OO吨,纯碱3OOO吨,合成氨8OOO吨,化肥(实物量)8OOO吨,水泥48.4万吨,卷烟12.8万箱,饮料酒3万吨,其中啤酒1.9万吨,机制纸及纸板1.1万吨,市内电话交换机42OO门。1986年全省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4.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城乡个人投资16.9亿元,比上年下降17.2%,其中农民建房投资8.9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展开。1986年,在全民所有制建筑单位施工的工程中,实行各种形式承包责任制的单位工程有3152个,占全部施工单位工程98.2%;在建的大中型基建项目中有8个实行了投资包干,占在建大中型基建项目4O%;实行招标承包的单位工程有182个,占实行各种责任制单位工程的5.8%。实行投资包干和招标承包较好的建设项目,在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收到了明显效果。对建筑业市场的整顿已初见成效。1986年,全省地方全民所有制建筑业产值为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834元,比上年提高21.6%;单位工程优良品率达到32.4%。地方预算内建筑安装企业工程成本降低率为5%。

1986年,地质矿产局系统发现矿产点30处,矿区有扩大或探明储量有增加的矿产点17处。探明储量较大的有铁矿742万吨,硅灰石882万吨,硅藻土59万吨,沸石1242万吨,膨润土56万顿,大理石1728万吨。全年完成地质钻探进尺9.18万米,超额完成了年计划。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建设项目摊子大、工期长、效盎差,投资效果发挥的不够好。基建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1986年,我省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展开,城乡市场繁荣兴旺,商品货源充足,特别是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供应好于上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扣除零售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8.5%)。其中,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1%,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增长17.3%。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全民所有制经济零售额增长15.6%,集体所有制经济零售额增长8.9%,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23.2%,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增长18.6%。全省主要消费品社会零售量按同口径与上年比较:粮食增长lO.2%,食用植物油增长29.6%,猪和猪肉增长16.2%,鲜蛋增长12.8%,鲜菜增长28.8%,水产品增长29.9%,卷烟增长18.O%,录音机增长30.2%,洗衣机增长5.O%。

城乡集市贸易有了较大发展。全省城乡集市贸易市场由上年的1269个增加到1352个,全年成交额为l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蔬菜成交量比上年增长36.8%,猪,牛、羊肉成交量比上年增长52.2%,鲜蛋成交量比上年增长26.5%,家禽成交量比上年增长17.5%,水产品成交量比上年增长68.9%。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升5.4%,低于国家规定的上涨幅度。其中,城镇上升5.9%,农村上升3.5%;消费品价格上升5.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l.9%。在消费品中,。食品类价格上升6.5%,其巾蔬菜下降0.8%,肉禽蛋上升10.O%,水产品上升17.3%,鲜果上升16.3%;衣着类价格上升3.3%;日用品类价格上升5.3%;文化娱乐用品类价格上升1.3%;医药类价格上升2.3%。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6.O%,农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5.1%。

物资市场调节范围扩大。1986年末,省控制的物资减少到26种,生产资料贸易中心增加到8个,全年经营额9106.3万元。物资部门全年购进比上年增长6.6%。主要生产资料销售量:钢材增长l4.2%,木材增长4.2%,水泥增长31.5%。商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效益、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还不相适应。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1986年,我省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3%。出口总额为5.2 5亿美元,增长23.O%多进口总额为1.92亿美元,增长55.3%。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到1986年末,我省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合作和贸易关系,1986年共达成利用外资协议(合同)项目38项,金额43l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9%;实际利用外资25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倍。技术引进139项,成交额10885万美元。对外新签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为lOO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l%,完成营业额为13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8%。

国际旅游业发展较快。1986年,全省共接待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人员2.7万人,比上年增长35.7%。全年旅游外汇收入2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