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新农合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新农合参合人口218.6万人,筹资标准全部达到年人均50元,以村为单位新农合覆盖率达100%,全年共补偿支出9841.5万元,累计受益191.7万人次,受益率87.7%。乡镇卫生院改造全部完工,改扩建总面积88355平方米,全市145所卫生院已全部改造完毕。公共卫生体系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报告各类传染病4533例,发病率为127.59/万人,较上年下降了19.5%。开展各类传染病、食品、公共场所物品等检测47000多份次。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床位使用率比上年提高8.88个百分点,诊疗人次比上年增加65.2万人次,治愈好转率为93.3%,比上年提高3.35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开创新局面。艺术创作成果丰硕,现代评剧《黑嫂进城》获省政府文华奖剧目奖,小评剧《枣乡情缘》、男声二重唱《鸽子少年》分别获群众文化活动演出奖和表演奖。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举办各种大中型文化艺术活动100余次,参与人员3万余人次。文化市场有效规范,继续加大对网吧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文物保护不断加强,文博事业协调发展。改造完善了北塔舍利殿,加大了牛河梁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全市新增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使我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37处。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凌源市、建平县两县(市)顺利通过省政府“普九”巩固水平标准验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工作扎实开展,共消除D级危房82222平方米,撤并中小学151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全市儿童实现了6周岁入学。全市高考成绩优异,26124人报考,18889人被高校录取,其中本科8212人,12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完成了工校和农校实质合并,建立了朝阳工程技术学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中职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资助。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取得可喜成绩。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在省少年田径赛上,我市健儿共夺金牌13枚,银牌10枚,铜牌12枚,其中乙组团体以总分263分获第一名。朝阳籍运动员在世界杯赛和世锦赛上更是屡传佳音,孙彩艳等五名运动员共夺得五个世界冠军,为我市争得了荣誉。群众体育工作全面推进,成功举办了朝阳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节和首届龙舟大赛,极大促进了全民健身热潮,提升了我市外在形象。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体育馆和建平体育馆已完成主体工程,市综合健身馆、北票体育馆交付使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十一、城市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朝阳市区共新建、改造和维修城市道路35.42万平方米,其中,贯通了北大街区域路、新建了友谊大街南段、富民路、长江路东段等道路9条、6万平方米;改造柳城路、新华广场等7条道路、9.02万平方米;铺装凌凤街、南大街、西出口等5条人行道透水彩砖、14.8万平方米;维修破损路面和人行步道方砖5.6万平方米。市区共新建和改造路灯1340基杆,其中新建凤凰山门路、西出口等路灯1163基杆,改造竹林路、中山大街等路灯177基杆。市区共新建和改造排水管道47.8公里,其中新建凌钢新区排水、友谊大街南段、北出口等排水管道41.8公里,改造榆树林沟等排水管道6公里。 到2007年末,朝阳市区共有城市道路183条、330.2万平方米,各类排水管网长度247.3公里,路灯5482基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3平方米。 城市绿化环境不断改善。 朝阳市区共栽植行道树等树木3.6万株,新增绿地65.35公顷,其中主要以绿化行动为载体,高标准完成铁路沿线城区段、珠江下交桥路两侧、凌凤大街、柳城路双桥洞两侧、凤凰山山门路、七道泉子出口路和西大营子出口路等大的绿化带,并绿化街头裸地10多处,新增公共绿地38.77公顷。同时将人民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还绿还景于民。到2007年末,朝阳市区绿地总面积达到819.8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72.0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3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4.7%,比上年增长3.3个百分点。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了“绿叶杯”竞赛活动,城区环境卫生清洁月活动,不断规范各项长效管理机制,使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城市基础设施等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朝阳市区新建水洗公厕5座,新建垃圾转运站11座,改造翻建危险旱厕3座。现公厕达230座,其中水洗公厕和生物公厕达54座,垃圾转运站达64座。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年清运量23.98万吨,粪便清运量5.5万吨。道路清扫保洁面积372万平方米,达到全天侯保洁。加强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监察和管理工作,保证了城市道路、路灯、排水、燃气、公交和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有效发挥。 公用事业不断发展。朝阳市区公共交通新开通公交线路2条、延伸4条、增加公交车辆5台,安全营运里程1167万公里。到2007年末,城区营运线路网长度357.4公里,营运车辆169台,万人拥有公交车4.01标台,比上年增加0.14标台。朝阳市区重点完成了向凤凰组团供气的穿越大凌河管道铺设等工程,新铺设和改造燃气管线12 公里,煤气销气量1610万立方米,销售收入2010万元。发展煤气用户5000户,达到8.2万户。煤气普及率77%,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共接收进馆入库档案95个工程项目、1238卷,城建档案馆藏数量达3.4万卷。接待档案利用者763人次,提供档案2020卷。 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污染减排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气质量显著改善,朝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天数334天,达标率为91.5%;较好地完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减排任务;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动员大会,编制了《朝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环境优美村镇与系列创绿工作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环保法制工作逐步完善,完成了《朝阳市环保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起草了《朝阳市环保局行政处罚规定》;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环境整治行动全市共停产整治49家企业,新建尾矿库16座,限期改建71座,实现污水闭路循环企业22家。全市共征缴排污费2794万元,其中市本级征缴1148万元。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截止到20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4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47.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6%;非农业人口为93.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