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3 铁岭市统计局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双20”的奋斗目标,几项主要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在前列,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根据年快报初步统计,现将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32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增幅列全省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24.6%、43.0%和32.4%。人均GDP达到10665元,比上年增加1908元,按可比价格增长19.3%。

二、农业

全市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31.4万吨,比上年增加42.4万吨,增长14.7%,其中,水稻产量51.9万吨,增长27.2%;玉米产量255.7万吨,增长11.3%;大豆产量7.6万吨,增长33.3%。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13.7万吨,比上年增长47.3%;蔬菜产量259.8万吨,比上年增长26.3%。蔬菜、优质水稻、榛子和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分别达到68.7万亩、93.5万亩、45万亩、56.9万亩,为“十一五”时期实现“四个100万工程”开了好头。

全市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植树(含四旁植树)500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713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3000公顷,三北造林2533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31787公顷,其中当年新封山育林面积13333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71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8%。

畜牧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牛出栏94.7万头,羊出栏39.3万只,猪出栏283.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3.5%、2.3%和4.0%。全年肉类总产量62.0万吨,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4.0万吨,增长13.4%;禽肉产量17.5万吨,增长16.7%。牛奶产量10.3万吨,增长21.2%。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15.4%。水产品养殖面积(含清河水库、柴河水库)9942公顷。

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0.6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9%;机收面积达29333公顷,比上年增长8.1%。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3.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2.9%;节水灌溉面积2.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4%。化肥施用量(折纯)17.1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434吨。

三、工业

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200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工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39.0%。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51.6%,实现工业增加值1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增幅列全省首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0.0亿元,增长8.2%;非国有工业完成总产值267.0亿元,增长78.5%。轻工业完成产值107.9亿元,增长50.2%;重工业完成产值259.1亿元,增长52.2%。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153.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1.9%,比上年增长14.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51.6%。产品销售率为97.8%,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在销售产值中,轻工业完成105.8亿元,增长52.2%;重工业完成253.0亿元,增长51.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原煤产量2207.6万吨,比上年下降0.8%;发电量156.2亿千瓦小时,增长17.3%;配混合饲料29.6万吨,增长62.9%;水泥391.5万吨,增长38.8%;啤酒59500千升,增长9.1%。

工业经济效益良好。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5.2亿元,比上年增长53.8%;盈亏相抵实现利润9.3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利税总额24.5亿元,比上年增长30.2%。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2006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7.4%。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55.1亿元,施工面积440.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6.4万平方米,实现利税26387万元,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52512元/人。

房地产开发业平稳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61个。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32.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0.8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建筑面积92.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7.3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二百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89.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4.8亿元,增长90.4%;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27.2亿元,增长121.2%,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增长33.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单位投资31.6亿元,比上年增长66.8%;非国有经济投资171.2亿元,增长94.4%。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6亿元,比上年增长72.3%,其中,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27.2亿元,比上年增长92.8%。三次产业投资之比由上年的5:56.7:38.3调整为3.1:62.1:34.8。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51.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85.8%;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356.5万平方米,竣工率为46.6%。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水泥34万吨/年,铜冶炼压延加工50000吨/年。各类院校学生席位19626个,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新建公路13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9公里,二级公路110公里,改建公路330公里,其中二级公路40公里。城市自来水供应能力27.2万吨/日,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0.4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15.8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15.4公里。

六、交通、邮政和电信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完成4660万吨,货物周转量完成49936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13.6%;旅客运输量3510万人,比上年增长5.6%;客运周转量12596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