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3 铁岭市统计局

卫生: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977人,个体诊所696个;医疗床位5737张;卫生技术人员11906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3544人,护士2676人,年末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5个,卫生技术人员1080人;妇幼卫生机构8人,卫生技术人员265人;乡镇卫生院90个。

十、文化和广播

2002年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个,文化站93个,博物馆及文物保护单位7个。

艺术表演: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年内完成各种演出86场。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铁岭首届民间艺术节暨“赵本山杯”小品大赛,我市有20个作品参加了比赛和演出,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新苗奖2个。

群众文化活动:2002年全市共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0次,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达90万人次。开展送书、送戏下乡386场(次),送图书7284册、科技资料1.3万份。共建示范村文化室88个,特定文化基地11个,优秀村文化广场63个,优秀文化社区13个,培养各艺术门类的骨干3000多人。在辽宁省举办的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我市金奖3个,银奖3个,铜奖4工人;在辽宁省举办的“庆国庆?迎十六大”“蓝翎杯”广场文化优秀节目展演中,我市金奖5个,银奖2个。

图书馆:全市有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面积6000平方米,藏书48万册,比上年增加1.2万册,增长2.6%;接待读者40.2万人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64次,参加人次达3.7万人次;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651条(项)。

新闻出版与文化市场管理:2002年全市进行大型集中行动21次,出动检查人员912人次,共检查书刊音像等经营场所602家,取缔和关闭非法违规经营业户52家,依法处罚违法案件181,罚款11.5万元,收缴和销毁非法书刊和盗版教辅教材12650册,收缴和销毁盗版音像制品10万件。

广播电视:全市有市县级广播电台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电台开办节目10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5.3%;全市有市县级电视台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4座,其中1000瓦以上的有7座;电视台开办节目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5.4%。

十一、体育

群众体育:开展了2002年冬季健身活动和全民健身月活动,并获“2002年全民健身周活动优秀组织奖”;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50周年全民健身表演大会;市体育场、馆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完成了5套“全民健身工程”;全年有5人被评为“辽宁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有8个单位被评为“辽宁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举办了辽宁省九运会铁岭市火炬传递活动;参加了辽宁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2名,全市体育人口达90.0余万人。

竞技体育:取得辽宁省九运会金牌29.6枚、奖牌87.1枚;在14届亚运会上,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有3人获得金牌;在全国竞走比赛上有1人获得两项冠军。

承办赛事:成功地承办了2002—2003赛博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辽宁队宝城地产队主场的比赛工作;组织承办了2002年“鲁能杯”中国女子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辽宁本钢腾达队与广东福地纯水队的比赛;组织了“艺术节”开幕式铁煤集团企业家足球队与中国名星足球友谊比赛;举办了全市学生田径比赛。

十二、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人口:2002年,全市总人口达299.3万人,比上年增加4671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3.3万人,占14.5%;县(市)人口256.0万人,占85.5%;农业人口207.1万人,占69.2%;非农业人口92.2万人,占30.8%。

2002年全市出生率为7.35‰,上升0.33个千分点;死亡率5.15‰,下降0.1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8‰,上升0.46个千分点。

就业:年末全市全部从业人员134.0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63.1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1.5%。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人数24.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4万人,下降5.5%;在岗职工人数中,第一产业1.7万人,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10.3万人,下降3.7%,第三产业12.0万人,下降7.7%;在岗职工人数中,国有14.2万人,减少1.6万人;集体3.2万人,减少0.1万人;其他6.7万人,增加0.4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7.0万人。全市培训下岗失业职工2.4万人,安置就业人员5.0万人。

居民收入:2002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550元,比上年增加1348元,增长25.9%。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177元,比上年增加1278元,增长16.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8元,比上年增加155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29元,比上年增加266元,增长10.0%;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36.3%,比上年降低4.2个百分点;农村为50.0%,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4997元,比上年增加540元,增长12.1%。

居住水平:据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年末全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使用面积15.2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21.6平方米。

十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年内共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2.1亿元,征缴率97.0%;离退休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征缴保险费3710万元,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4.5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已达6.4万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7.1%,发放低保金4433万元。发放临时性救济金658万元。农村低保人员已达1.3万人,保障面占农村人口的5.7‰。医疗保险参保总数19.8万人,参保率60.0%。

社会福利:全市共有各类福利机构109个,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床位4666张;收养3631人。全年共筹集扶贫帮困款物1.0亿元;按时发放临时救助款550万元;完成城乡特困户建房2250户。建立了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其中捐助中心9个,捐助站59个,捐助点19个。2002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福利企业181家,实现销售收入2.4万元,实现利税2281万元。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4896万元,筹集福利基金400多万元。

十四、土地、城建与环保

土地资源及开发利用:2002年末全市土地面积12980平方公里,实有耕地810万亩,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亩。

城市建设:全年改建道路31条,新增黑色路面73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方转22万平方米,安装各种高标准路灯2500盏;改造旧城区50万平方米,开发建设住宅71万平方米,建设5万平方米的特困住宅楼;城市供水综合能力23.8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28.0%,用水普及率84.2%,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供水管道长度增加19公里,供水总量399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9%;城市供气总量535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2倍,用气人口增加11.6万人,燃气普及率77.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城市供热能力733兆瓦,比上年增长27.5%,供热总量466万吉焦,比上年增长32.3%;供热面积5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1万平方米,增长17.3%。全年城市植树60万株,新增绿地77公顷,新增公共绿地17公顷,其中城市中心区栽植行道树4万多株,新增绿地44公顷,新增公共绿地5.5公顷,栽植花卉85万株。彻底改造了站前公园,建成了铁岭市市雕,为城市增加了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