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3 铁岭市统计局

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回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由去年的13.5%回落到6.1%;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由去年的15.4%回落到8.0%。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3亿元,比去年增长40.4%;地方财政支出10.7亿元,比去年增长24.9%,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支出增长17.9%,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增长50.9%,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长20.3%,科技文教卫生事业支出增长17.4%,价格补贴支出增长2.5倍。

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各类存贷款继续增加。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8%,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6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2%,其中银行短期贷款比上年末增加16.7亿元;中长期贷款比上年末增加616万元。货币净投放增多,全年银行现金收入比上年增长10.5%,现金支出增长13.2%,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27.2亿元,比上年多投7.1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承保总额183.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1%;保费收入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7亿元,增长0.4%,人身险保费收入0.3亿元,增长38.1%。全年财产险陪款金额2720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7013万元。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有23.7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6474个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5.4万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18.6万人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全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险机构为停产、半停产及破产企业职工提供1300万元基金。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发展,年末有54.5万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七、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围绕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大力引进、推广和应用新的科学成果,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科技队伍扩大。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5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31人;拥有各类独立科研机构13个。科技投入增加。全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38万元,比去年增长20.3%。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果。全市科技计划项目145项,项目完成率达98.0%;组织实施农业科研攻关、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推广项目87项,全市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0项,在取得的科技成果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2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10项,不同程度得到推广和应用的有32项,推广率达72%。全年鉴订技术合同61项,成交额589万元,比上年增长45.4%,实现金额401万元。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14件,授权专利9件。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结构得到调查,教育质量有所提高。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高等学校在校生1277人,比上年增长1.3%;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14849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3.3%;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有新进展,初中在校生13.7万人,初中入学率达96.6%;小学在校生26.0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4%和2.0%;各类成人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全市成人高、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共招学生1579人,在校学生4475人,比去年增加891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全年新建、维修校舍19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12万平方米,中小学校新增学生席位1.3万个。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涌现出一批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市有28部优秀作品获得国家、省级奖励。艺术表演团体6个,演出场次706次,观众达1522千人次。电影放映场次2452场,观众375千人次。共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68次。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用图书馆9个,图书流通316千人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10座,开通了沈阳至铁岭转送省有线电视节目的微波电路,增加了中央加密频道节目,延长了播音及转播时间,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7.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9.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卫生机构734个,其中医院143个,全市拥有医疗床位9296张,其中医院床位847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万人,其中医生0.5万人。全市预防保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普及率和管理规范率分别达到90%和70%。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率达99.3%。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13项冠军。我市输送的运动员孙福明在第26届奥运会上勇夺女子柔道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第一枚金牌。城乡居民锻炼身体的意识普遍增强,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人口不断增加,有97.8%的在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市普遍实施。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管理水平提高,整体面貌大有改观。全年完成了银州区北市路、铁法市调兵山大街、开原市文化街等一批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市区南大沟治理、柴河整治一期工程、燃气混合站、集中供热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部完工,新增煤气用户3698户,总数发展到5.4万户,新发展城市集中供热30万平方米,改造供热管网4800米,供热总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一批城市绿化改造工程,市区绿化公共绿地人均达到5.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2%,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绿化、美化景观,开原象牙山风景区、铁岭龙首山风景区开发取得新进展。

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得到加强。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单位已达21个,其中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有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647公顷;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30.3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30.3平方公里。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速度继续得到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291.8万人,比去年增加1.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20‰,死亡率为5.08‰,自然增长率为5.12‰。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2957元,比去年增长1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38元,比去年增长1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100元,比去年增长3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7.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868元,比去年增长4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4.8%。

劳动就业和职工工资平稳发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万人。到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47.5万人,其中,职工总数46.8万人,比去年末减少1.2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人。全年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3.4万失业者和企业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全市城镇失业人员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全年全市职工工资总额19.2亿元,比去年增长10.6%;职工年平均工资4095元,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