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3 铁岭市统计局

1997年,是巩固“九五”计划开局成果、夯实基础、确保“九五”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全力实施结构优化、外向牵动、科教兴市和“三抓三促”战略,国民经济实现了稳中求进的目标,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新的成就。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04.0亿元,比去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亿元,比去年下降5.1%;第二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7.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56元,比去年增加223元。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地方工业运行质量不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矛盾突出。

一、农业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九五”时期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增加收入,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有一定增长。

种植业除粮食减产外,其他农作物都获得较好收成。

林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实现林业产值1.3亿元,比去年增长42.9%;完成造林面积1.1万公倾;其中:经济林0.3万公倾,防护林0.1万公倾,用材林0.6万公倾;完成幼林抚育面积2.4万公倾。森林覆盖率达到30.1%。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畜牧业产值达20.4亿元,增长6.1%。

渔业生产发展迅速。全年渔业产值完成0.6亿元,增长24.9%;水产品产量0.99%万吨,比去年增长35.6%。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在农业内部结构中,林牧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去年的42.4%上升到47.1%,其中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去年的40.5%上升到44.6%;在种植业结构中,非粮食作物比重由上年的12.8%增加到13.4%。围绕产业化全市建成具有地方特色、达到一定经营规模、商品率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肉牛基地乡镇60个,肉鸡饲养基地10个,蔬菜基地乡镇37个,同时建成集交易、储运、销售于一体的批发市场5个。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5.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6%。全市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7.4万亩;完成大中型拖拉机更新211台,大型链式拖拉机修复再生170台。同时,交通、通讯、气象等农业配套基础设施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64.4亿元,下降2.9%;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7.7亿元,增长17.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8.8亿元,增长34.2%。轻工业完成产值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重工业完成产值71.1亿元,增长6.0%。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61.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产品结构有所调整。全年工业完成新产品的产值1.0亿元,比去年增产31.0%。开发新产品90种,墨尼啤酒、东首面粉等产品被评为国家和省优秀名质品牌产品。

产权制度改革有所突破,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全市地方县以上工业有243户企业实施了产权制度或经营方式改革,并组建有限责任公司76户。组建了以拳头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的企业集团24个,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入了省组建的跨地区企业集团。

建筑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建筑业总产值为14.2亿元,比去年下降7.8%。其中,地方企业完成7.6亿元,比去年下降2.6%;国有企业完成8.7亿元,非国有企业完成5.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2.1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加。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9亿元,增长6.1%;更新改造投资5.3亿元,比去年增长67.0%;房地产投资1.2亿元,比去年增长7.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7.3亿元,增长16.9%,集体经济完成投资1.6亿元,下降8.6%,其他经济完成投资3.0亿元,增长25.0%。

基础产业和重点行业投资继续得到加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能源工业的投资10.8亿元,增长18.7%;用于运输邮电通信业的投资1.8亿元,增长5.9%。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16.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4.8%;竣工房屋面积38.5万平方米,竣工率78%。商品房竣工面积15.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0.6万平方米。

全市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火腿肠30000吨,生猪加工21000吨,肉类加工生产线5400吨,啤酒技术改造30000万吨,白酒技术改造2000吨,机制纸浆1.2万吨,机制纸板1.6万吨。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公路运输货运量为2691万吨,客运量为4571万人,分别比去年增长1.8倍和43.8%。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增强,通信技术手段进一步迅速。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亿元,比去年增长16.3%;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98亿元,增长21.5%。

交通通信设施质量和水平提高。新建和改造黑色公路121公里,新建桥梁30座;新增电话交换机3.1万线,城乡公网电话数总户16.4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5.8部,新增移动电话8068户,累积达到17043户。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1997年全市消费品商品丰富,物价稳定,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0亿元,比上年增长6.6%。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充裕、价格稳定,绝大多数消费品处于供求基本平衡或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态势,居民消费心理相对稳定。二是个体、私营经济增长较快,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60%。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名优新产品比较畅销,如国产名牌长虹彩电、小鸭圣吉奥洗衣机、扬子冰箱、Vcd影碟机等都呈旺销趋势。四是集市贸易市场发展稳定,全年集贸市场实现成交额20.4亿元,比上年增长9.3%。

物价涨幅继续回落。199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5.1%,商品零售价格涨幅为1.5%,分别比上年回落2.9和4.6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贸易

1997年,全年进一步加大了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的力度,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商品出口供货总值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