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8年,是我市改革开放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也是我市招商引资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市国民经济得到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据初步统计,199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7亿元,增长1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1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4亿元,增长5.4%。 一、农业 农业获得好收成,粮豆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6.1%。虽然年初农业备耕遇到严重干旱,但由于采取得力措施,加之气候好转,全年农业获得大丰收。199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312.1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林业生产有新发展。1998年全市实现林业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造林作业面积23万亩,比上年增加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4%。 畜牧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4%,肉蛋奶产量38.5万吨,比上年增长12.4%,为繁荣城乡市场、丰富居民“菜蓝子”、增加农民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98年,全市改善涝区面积28万亩,比上年增加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9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72.2万千瓦,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达70%。 二、工业和建筑业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工作进一步展开,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工业生产在改革调整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8.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国有企业完成48.2亿元,下降3.5%,集体企业完成8.0亿元,增长6.7%;重工业产值64.1亿元,增长3.3%,轻工业产值16.3亿元,增长2.8%。 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回升。1998年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65.6%,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418元/人,比上年增长10.8%,产品销售率93.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建筑业在投资增长的作用下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年施工个数为1193个,房屋竣工面积102万平方米,实现增加值5.0亿元,增长8.7%;实现利税总额为3581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迅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9.6亿元,增长12.6%。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5.3亿元,比上年增长41.0%;更新改造投资3.1亿元,比上年下降41.5%;房地产投资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 投资结构出现新变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得到加强。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更造建设投产项目14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0.1%,新增固定资产13.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1.8%。 四、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迅速发展,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公路里程达4196公里,比上年增加3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到32.4公里,比上年增加0.25公里。晴雨通车里程4176公里,比上年增加66公里。1998年新建改建黑色路面542公里,桥梁90座1846延长米,新建公里149公里。全社会公路货运量完成2584万吨,旅客周转量84871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7.4%和10.3%。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全年完成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市交换机总容量达27.4万线,城乡电话用户达20万户,市话普及率18.72部/百人,农话普及率3.6部/百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2.2部和2.9部。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明显增加,数字数据业务、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初步形成网络化。 五、国内贸易业 商品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国有经济4.3亿元,下降14.1%;集体经济5.5亿元,下降9.5%;私营经济3.2亿元,增长106.0%;个体经济31.1亿元,增长6.2%。 城乡集贸市场繁荣、活跃,市场成交额保持增长。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实现21.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截止1998年底,全市已拥有集贸市场165个。 1998年全年物价低位运行。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98.2%,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食品类价格下降所致。199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0%,比上年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97.1%,衣着类100.7%,家庭设备用品类98.8%,医疗保健97.1%,交通通讯工具99.3%,居住类107.2%,服务项目102.1%。 六、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998年对外经济工作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外经外贸发展思路,大力扶持骨干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集中力量开发出口、开发新的对外合作及劳务输出的潜在市场,努力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完成出口商品供货总值6.2亿元,鉴订域外投资项目2154个,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534个,实际到位资金22.4亿元,其中生产型项目占60%。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地方税收稳定增长。全年各类税收实现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工商税收完成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财政支出完成13.7 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金融形式平稳,各项存款总量进一步增加,各种贷款适度投放。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5.1亿元,比年初增长8.6%,其中银行存款余额97.4亿元,增长7.8%。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9.7亿元,比年初增长6.3 %,其中银行贷款余额134.9亿元,增长3.6%。全年累计货币投放量29.6亿元,比上年多投2.4亿元。 保险业迅速发展。全市保险机构累计承保金额226.6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8亿元,赔付金额0.5亿元。保险事业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减轻财产损失及安定人民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成效显著。1998年全市继续认真贯彻“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努力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的结合,全面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全市共取得科研成果44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5项,国内先进水平的30项,获省以上奖励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