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的力度,较好的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但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收入下降,工业企业脱困基础不牢,失业和下岗职工较多,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仍很突出。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0亿元,下降2.5%;第二产业增加值43.0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45.0亿元,增长9.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47元, 比上年增长6.3%。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0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农业产值50.1亿元,下降13.2%;林业产值1.0亿元,增长9.7%;牧业产值33.2亿元,增长l.7%;渔业产值0.7亿元,下降1.8%。 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农业战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扩大了非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以蔬菜为主的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4.5万公顷(地方口径),蔬菜总产量达227.2万吨,比上年增加20.3万吨,增长8.9%。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的比重由上年的75.4:24.6调整到67.3:32.7。 粮食产量下降。在调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万公顷(统计口径)的情况下,又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使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179.4万吨,比上年减产124.2万吨,下降40.9%。其中水稻产量32.5万吨,比上年下降17.8%;玉米产量117.0万吨,下降50.4%;大豆产量6.5万吨,增长92.2%。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3.7万吨,比上年增长7.7%;甜菜产量2.8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倍;水果产量6.9吨,下降23.1%。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807公顷,其中,经济林1146公顷,防护林1292公顷,用材林 215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58%。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31.8万吨,比上年增长6.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3.4万吨,增长0.4%;禽肉产量8.9万吨,增长22.5%;牛奶产量0.9万吨,增长11.6%。 渔业生产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1.1万吨,比上年下降17.6%。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推广5项综合配套的抗旱节水、高产高效低耗栽培技术,无公害瓜果监测面积已达到0.4万公顷。全市商品粮基地县已发展到4个;乡镇级生猪生产基地达到28个,乡镇级黄牛生产基地达55个;蔬菜保护地面积3.7万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村机械总动力100.2万千瓦时,比上年末增长10.4%;全年农村用电量4.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2%;化肥施用量(折纯)18.8万吨,增长6.3%;每公顷耕地农业机械动力1.98千瓦,比上年增长17.9%;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4.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3%;节水灌溉面积1.6万公顷,增长50.3%。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8亿元,增长51.7%;轻工业完成产值19.9亿元,比上年增长47.2%,重工业完成产值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中省直工业完成产值51.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地方工业完成产值32.7亿元,增长35.2%。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得到新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大幅度提高。其中:食用油产量1.9万吨,增长17.5%;混合饲料产量16.2万吨,增长43.7%;方便主食品81.0吨,增长32.8%;乳制品883吨,增长36.7%;饮料5282吨,增长1.5倍;布131万米,增长20.9%;亚麻布132万米,增长21.1%;家具16万件,增长25.1%;机制纸5.1万吨,增长10.5%。部分产品产量下降,其中,金属切削工具下降75.0%;铸件下降43.5%;起重机械下降8.3%。 新产品开发向纵深发展,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2.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2.3%。开发新产品75项,其中2项达到国际水平,有1项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改造投资7.7亿元,新增利税1600万元。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6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实现利税7.0亿元,增长33.0%,其中,实现利润2.2亿元,增长1.4倍;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1.3%,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0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施工面积20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8%;房屋竣工面积14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0%。建筑行业全年实现利税7144万元。 【邮电通信和交通运输业】全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及仓储业增加值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完成2090万吨,货物周转量完成5496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0.4%;旅客运输量2440万人,客运周转量76180万人/公里。 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公路4270公里,比上年增加5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 32.9公里。在各级公路里程中,有路面里程达4270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623公里,晴雨通车里程4270公里;绿化里程3116公里。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完成函件553.6万件,比上年下降24.9%;特快专递6.3万件,增长36.5%;包件10.2万件,下降1.5%;邮政储蓄平均余额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全市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1.6万线,比上年增加8.8万线。城乡电话用户达到29.7万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9万户,增长19.8%;城乡电话全线普及率达每百人9.96部。 【房地产业】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房地产开发保持适度规模,积极引导住宅消费。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3.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9.5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3.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5.9万平方米,占商品销售面积总量的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