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教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580所,在校生40.2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学生1058人,在校生2928人;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学生918人,在校生3639人;初中在校生11.1万人,初中入学率达98.3%;小学在校生25.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7%。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全市成人高等专业学历教育共招收学生1094人,在校学生3092人。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新建、维修校舍11万平方米,现代化教学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文化]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事业繁荣活跃,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全年演出1000场次,观众1221千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图书流通37.6千人次。文艺作品不断出新,全年获省以上奖励的文艺作品50余件。广播电视事业有新发展。全市有市县级广播电台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电台开办节目7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6.8%;全市有市县级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7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7座,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开办节目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7.6%。 【卫生】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98个,个体诊所420个;医疗床位7919张;卫生技术人员11812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3853人,护士2944人。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3个,卫生技术人员991人,妇幼卫生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206人。年末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01个。推广和完善了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的办医模式,全市甲级村卫生所达到85%。 【体育】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全市组队参加省年度比赛获奖牌56牧,其中,获金牌19枚。全民健身活动稳步推进,全市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90.0万人;学校体育运动活跃,有98.3%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各类社会设施床位3745张,收养2794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年末城镇已建立各种社会服务设施30个,农村已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106个。 五、就业和人民生活 【就业】年末全市全部从业人员122.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6%。其中城镇从业人员56.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总数26.7万人,比上年减少2.2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3.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5.8%。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7%。 【居民收入】职工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019元,比上年增加6O5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2元,比上年增长7.6%;人均消费性支出3326元,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2元,比上年下降3.9%;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611元,比上年增长15.6%。 【居住水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86.2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52.9万平方米。据住户调查资料,年末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8.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1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20.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8平方米。 六、土地、城建与环保 【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市实有耕地50.6万公顷,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万公顷。 【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日供水能力达30.05万立方米;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288万平方米,新建住宅实施了一户一阀;引铁法煤层气一期工程竣工,煤气用户6.4万户,城市用气综合普及率达94.0%,其中:煤气气化率64.0%。绿化、美化的标准和档次有新的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6平方米。 【环境保护和治理】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单位23个,其中,环境保护监测站6个;全年完成污染治理项目267个,投资1.5亿元,其中工业老污染源完成治理项目78个,投资1.4亿元。 注: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年快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