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3 辽阳市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出口总额7.9亿美元,增长16.1%;进口总额4.6亿美元,下降5.2%。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1.2亿美元,增长17.5%。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6亿美元,增长14.3%;加工贸易出口4.1亿美元,增长12.8%。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出口3.8亿美元,增长18.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1亿美元,增长6.7%;民营企业出口1.9亿美元,增长12.0%。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82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8.8%;进料加工贸易进口3.6亿美元,下降18.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674万美元,下降1.8%。

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0项,合同外资金额162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00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4.3%。其中,第二产业19450万美元,第三产业588万美元,占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7.0%和3.0%。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稳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项目44个,比上年增长43.0%;新签合同金额1922万美元,增长41.2%;完成营业额758万美元,下降39.6%。全年外派劳务人员2738人,比上年下降3.8%。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

交通运输生产较快增长。公路运输货运量5713万吨,比上年增长3.3%;货物周转量93.2亿吨公里,增长30.0%。公路客运量3807万人,增长5.9%;旅客周转量15.2亿人公里,增长20.0%。

邮政通信业迅速发展。邮电业务总量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亿元,增长18.4%;电信业务总量25.2亿元,增长20.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85.4万户,增长20.0%;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4.7万户,增长38.7%。集邮邮票完成283万枚,增长97.2%;特快专递业务完成29.8万笔,增长22.9%。

旅游业发展加快。星级宾馆已达9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旅行社32家。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3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4%。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030万人次,增长30.4%;接待入境旅游者1.8万人次,增长14.9%,其中,外国人17482人次,增长14.5%;香港同胞269人次,增长31.2 %;澳门同胞139人次,增长32.4%;台湾同胞190人次,增长21.8%。全年旅游总收入8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4.0亿元,增长29.2%;旅游外汇收入1006.8万美元,增长12.2%。

九、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3%。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2.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5.1%;衣着类价格下降1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6%;居住类价格上涨1.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9%。

十、财政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地区全口径税收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增值税26.0亿元,增长25.8%;营业税6.9亿元,增长12.4%;企业所得税6.6亿元,增长67.6%;个人所得税4.0亿元,增长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亿元,增长26.1%。

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教育支出8.3亿元,增长21.0%;科学技术支出6848万元,增长5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亿元,增长15.8%;环境保护支出6660万元,增长29.4%;农林水事务支出4.3亿元,增长41.5%。

十一、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41.3亿元,增加106.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5.5亿元,增加14.0亿元;储蓄存款余额397.2亿元,增加76.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1.3亿元,增加5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9.8亿元,增加35.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4.2亿元,增加1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56.4亿元,增加10.4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533.0亿元,比上年下降1.0%;现金支出1599.8亿元,下降0.6%。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保费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寿险收入10.4亿元,增长34.7%;财产险收入4.2亿元,增长16.8%。支付各类赔款总额2.7亿元,增长2.5%。其中,寿险给付0.3亿元,增长10.3%;财产险赔款2.4亿元,增长1.6%。

十二、教育、科技和质量监督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招生7034人,在校生18184人,毕业生4490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250人,在校生25731人,毕业生8584人。普通高中招生9388人,在校生25615人,毕业生9453人。初中学校招生19898人,在校生61554人,毕业生17958人。普通小学招生18820人,在校生109683人,毕业生19938人。特殊教育招生18人,在校生21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0995人。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共取得科技成果34项。受理专利申请671件,增长17.0%;授权专利148件,增长30.0%。签订技术合同103项,下降55.0%;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807万元,下降2.0%。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取得成效。争创辽宁名牌产品13个,市名牌产品42个。年内对400家企业615批次产品开展定期检验,产品合格率84.6%。立案查处假冒伪劣案件352件,其中大要案5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标值220万元,端掉制假窝点15个,销毁假冒伪劣商品货值5.6万元。

十三、文化、卫生和体育

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市),艺术演出场所1个(市),文化(艺术)馆8个(市级1个,县区级7个),文化站45个,公共图书馆9个(市级2个,县区级7个),博物馆3个,电影放映单位4个。市专业剧团演出110场,其中下乡巡回演出50场。举办民间艺术展演、广场音乐会等群众文化活动120余项。农村电影放映5500场,放映场点746个,观众达120万人次。

拥有市级广播电视台4座,电视台1座,县区级广播电视台4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4.3万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2423.9公里,比上年增加207公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3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1%。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648个,其中医院51家。医疗床位数8960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5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305人,其中医生3629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人。人均期望寿命73.8岁,其中男71.4岁,女7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