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丹东市统计局

丹东市统计局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围绕跨越式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克服宏观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29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265.54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21.03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7%、47.1%和39.2%。人均生产总值2322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农业总产值44.03亿元,增长6.1%;林业总产值7.5亿元,下降0.8%;牧业总产值33.74亿元,增长13.8%;渔业总产值38.99亿元,增长8.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09亿元,增长16.8%。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含薯类)16万公顷,下降0.8%。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玉米播种面积9.8万公顷,下降1.4%;水稻播种面积为5.3万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大豆播种面积0.8万公顷,增长5.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其中,油料播种面积为0.3万公顷,增长20.3%;烤烟种植面积0.4万公顷,增长14.7%;药材种植面积为0.5万公顷,增长20.7%。蔬菜种植面积2万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草莓种植面积为0.7万公顷,增长11%。粮经比由上年的79:21调整为78.1:21.9。

表1  2008年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

 

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45.76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5.4%。农用拖拉机拥有量20364台,比上年增长8.1%,化肥施用量20.54万吨,比上年增长1.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40公顷。

三、工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8.13亿元,下降3.3%;集体企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28.8%;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33.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77.15亿元,增长1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27.3亿元,增长18.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36.19亿元,增长39.9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40.69亿元,增长16.3%;重工业增加值114.45亿元,增长23.5%。从主要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7.57亿元,增长23.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6.49亿元,增长47.9%;有色金属采矿业增加值10.36亿元,增长31.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7.06亿元,增长25.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6.67亿元,增长38.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6.58亿元,增长5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37.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6.27亿元,增长18.4%。

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44.12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工业出口交货值82.4亿元,增长14.9%。工业产品产销率96.69%。

表2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9.33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实现利润总额22.01亿元,增长22%,实现税金总额24.34亿元,增长24.9%。亏损企业80户,亏损企业亏损额4.09亿元。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153个,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5.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91.17亿元,增长33.7%。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

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210个,房地产开发投资5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全年房地产开发总施工面积577.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5%。其中,新开工面积244.77万平方米,增长3%。全年房屋竣工面积170.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9%。商品房销售面积192.5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28%。商品房销售额50.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年末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58.2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24.5%。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6.76亿元,增长51.6%,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24亿元,增长45.5%。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一产业投资2.97亿元,增长125.1%,第二产业投资153.56亿元,增长72.9%,第三产业投资140.23亿元,增长32.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49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384个。竣工投产项目798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7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6.49亿元,增长24.3%;县消费品零售额12.67亿元,增长7.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8.92亿元,增长21.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零售业零售额146.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1.37亿元,增长29.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9.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6%;衣着类价格下降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3%;居住类价格上涨2.2%。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8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出口总额13.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2%;进口总额4.99亿美元,增长19.6%。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6.91亿美元,增长16.5%;加工贸易出口2.5亿美元,增长3.2%。边贸进出口总额3.72亿美元,增长10.5%。其中,出口总额2.58亿美元,增长2.8%;进口总额1.14亿美元,增长32.9%。自营进出口总额3.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自营出口3.05亿美元,增长10.1%。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06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8.4%。全年外派劳务人员6736人次,比上年增长9.4%。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3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063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3755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4622.34万吨,比上年增长8.5%,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60651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4%。完成客运量4109.7万人,比上年增长12.8%,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21304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9%。港口货物吞吐量3470万吨,比上年增长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