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本溪市统计局

本溪市统计局

2005.03

2004年是中央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力发展本溪经济。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着农业抗灾能力弱,农民增收难度大,生态资源保护压力增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本溪生产总值29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亿元,比上年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15:55.47:37.37调整为6.17:59.33:34.50。人均生产总值1875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2.6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社会保障支出6.26亿元,比上年下降9.3%;教育费附加支出0.61亿元,与上年持平;农业支出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1.3%;科技支出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7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农业产值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林业产值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牧业产值1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渔业产值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2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9.4万亩,比上年增长7.9%;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7万亩,比上年下降57.1%;药材作物种植面积9.5万亩,比上年增长43.8%;蔬菜作物种植面积10.6万亩,比上年下降18.1%;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0.9万亩,比上年下降55.7%。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25.14万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水稻产量5.74万吨,比上年下降4.0%,玉米产量16.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0%,大豆产量0.94万吨,比上年下降28.7%。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0.13万吨,比上年下降55.2%。蔬菜产量29.01万吨,比上年下降16.0%,水果产量4.88万吨,比上年增长7.4%,园参产量170.3吨,比上年下降67.3%。

林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市荒山荒地造林11.71万亩,完成造林面积13.91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729.1万亩,封山育林550万亩,植树4246.26万株,有林地面积905万亩,森林蓄积量37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2%。

畜牧业生产显著提高。全年肉类总产量7.86万吨,比上年增长16.3%;禽蛋产量3.75万吨,比上年增长9.8%;奶类总产量1.17万吨,比上年增长14.5%。

渔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水产品产量7151吨,比上年增长16.5%。其中,鱼产量6796吨,比上年增长26.8%。渔业水面养殖面积23.48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3.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73万千瓦,比上年下降15.2%。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1万吨,比上年增长10.4%。地膜覆盖面积6691公顷,比上年下降1.8%。

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完成土石方1526.3万立方米,投入人工462.3万个,投入资金1.75亿元。全年完成库塘井窖工程234项,新增调蓄供水能力629万立方米。完成坡面截水工程100项。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新修和加固堤防82.6公里,超额完成年计划的62.6%,完成河道绿化长度122公里,超额完成年计划的74.3%。全年完成农村人畜饮水防病改水工程53处,完成投资1062万元。解决2.6万人饮水困难。年末,太子河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596万元,新建堤防9.4公里。累计完成工程量:土方312.5万立方米,石方23.1万立方米,混凝土2万立方米,铺设连锁砖50000平方米,人行道地砖24800平方米。

三、工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均简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73.6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33.9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产值419.1亿元,比上年增长34.49%。集体工业完成产值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06%。股份制工业完成产值43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6%。外商和港澳台工业完成产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8.41%。私营工业完成产值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9%。分轻重工业看,

轻工业完成产值15.2亿元,比上年下降4.89%;重工业完成产值458.4亿元,比上年增长35.75%。分企业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422.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6%,本钢完成产值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51.60%,北台完成产值2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9%,工源水泥集团完成产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8%。按县区工业看,县区工业完成产值5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69%。分行业看,钢铁冶炼业完成产值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16%,建材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1%,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3.1亿元,比上年下降8.77%,食品及饮料业完成产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8%,纺织业完成产值2.8亿元,比上年下降14.76%,化学原料及制造业完成产值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20%,木材加工及制造业完成产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5.59%。

工业产销衔接保持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0.20%,比上年提高0.6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0.5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6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0.43%,比上年提高0.49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20%,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2%,比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0.53%,比上年提高4.92个百分点,重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大中型企业产品销售率100.57%,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本钢产品销售率为101.32%,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北台产品销售率为100.23%,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工源水泥集团产品销售率为95.17%,比上年下降4.84个百分点。按县区看,县区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8%,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