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1.73亿元,增长18.2%;县消费品零售额11.78亿元,增长11.2%。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8.42亿元,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7.44亿元,比上年下降9.7%;零售业零售额1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18亿元,增长14.4%。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5%。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3.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3%;衣着类价格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2%;居住类价格上涨4%。 七、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0.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出口总额16.18亿美元,增长15.2%;进口总额4.17亿美元,增长24.8%。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5.94亿美元,增长22%;加工贸易出口2.42亿美元,增长1.8%。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6.01亿美元,增长29.9%。其中,出口总额3.51亿美元,增长18.7%;进口总额2.51亿美元,增长49.8%。自营进出口总额3.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9%。其中自营出口2.95亿美元,增长63.9%。 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95项,合同外资金额571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46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3%。全年外派劳务人员6156人,比上年增长21%。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加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3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3%。 客货运输较快增长。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7025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3586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57.1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4%。其中,铁路148421万吨公里,增长9.7%;公路205097万吨公里,增长30.6%;水运216110万吨公里,增长25%;航空95.6万吨公里,增长11%;管道1591万吨公里,增长3.1%。货运量4315.5万吨,比上年增长7.6%。其中,铁路405.9万吨,增长3.6%;公路3453万吨,增长13.3%;水运404万吨,下降22%;航空0.1万吨,增长11.1%;管道52.5万吨,与上年持平。旅客周转量187574.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9%。其中,铁路39408万人公里,增长1.8%;公路137988万人公里,增长13.5%;水运5007万人公里,增长0.4%;航空5171.5万人公里,下降4.7%。客运量3653.5万人,比上年增长11.5%。其中,铁路445.2万人,增长6.9%;公路3172万人,增长12.2%;水运30.3万人,下降16.5%;航空6万人,下降4.8%。港口货物吞吐量2759万吨,比上年增长31%。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营业收入133314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邮政营业收入12050万元,增长15.8%;电信营业收入121264万元,增长5%。在邮政业务中,完成特快专递36.6万件,下降18.8%。函件546.6万件,下降4.1%。城乡固定电话用户70.02万户,比上年下降3.6%。其中城市40.85万户,下降4.9%,农村29.17万户,下降1.4%。住宅电话58.61万部,下降4.7%。无线市话(小灵通)用户19万户,比上年增长13.8%。移动电话用户101.24万户,比上年增长27.5%。互联网用户14.77万户,比上年增长29.6%。 旅游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共有旅游景区景点24处,其中4A级6处。拥有星级宾馆(饭店)44家,其中四星级宾馆3家;旅行社5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7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120.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106.1万人次,增长15.97%;接待入境旅游者14.85万人次,增长16%。全年旅游总收入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6.1亿元,增长22.7%;旅游外汇收入5316.3万美元,增长16%。 九、财政、税收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国、地税共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5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5.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85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9.46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完成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27.9%,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2.87亿元,增长19.3%,营业税5.65亿元,增长18.8%,企业所得税1.32亿元,增长40.1%,个人所得税0.97亿元,增长10.8%。非税性收入完成9.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8%。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教育支出10.9亿元,增长21.9%;科学技术支出0.61亿元,增长2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2亿元,增长10.8%;环境保护支出0.76亿元,增长31.6%;农林水事务支出5.49亿元,增长69.6%。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20.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十、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款增幅减缓。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33.57亿元,比年初增加存款26.83亿元,同比少增22.6亿元,增长5.3%,低于上年5.5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存款余额78.1亿元,比年初增加242万元,同比少增6.6亿元;储蓄存款余额388.6亿元,比年初增加11.9亿元,同比少增21.9亿元,增长3.1%。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2.13亿元,比年初增加31.41亿元,同比少增19.3亿元,增长6.4%。其中,储蓄存款(人民币)380.84亿元,比年初增加15.32亿元,增长4.2%。 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较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8.42亿元,比年初增加66.8亿元,同比多增46.3亿元,增长28.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6.6亿元,比年初增加29.1亿元,增长21.1%;中长期贷款余额115.6亿元,比年初增加39.9亿元,增长52.6%;个人消费贷款19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其中,住房贷款14.9亿元,比年初增加2.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5.21亿元,比年初增加67.04亿元,增长29.4%。 现金收支累计净投放。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028.35亿元,同比多回笼资金304.9亿元,增长17.7%。现金支出2043.4亿元,同比多投302亿元,增长17.4%。全年货币净投放15.05亿元,同比少投放2.9亿元。 保险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全年产寿险实现保费收入126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673万元,增长20%,人身险保费收入97889万元,增长17.7%。产寿险赔款和给付金额53178万元,同比增加14622万元,增长37%。其中财产险赔付22140万元,增长58%;人身险给付金额31038万元,增长27%。到年末,全市保险市场共设有保险机构26家,新增保险机构2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