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内生动力,外借助力,在困难多、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一手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洪灾,一手狠抓经济建设不放松,既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又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基本稳定。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11.9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54.3∶38.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机制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对外开放程度低,国企改制任务仍很艰巨,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亟待提高,财政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压力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仍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21.3亿元,减少2.4%;林业产值5.7亿元,增长5.5%;牧业产值23.2亿元,增长3.5%;渔业产值7.0亿元,增长2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7.1%。 2005年实现粮食总产量44.05万吨,虽然比历史上最高的2004年有所下降,但仍达到正常年份粮食产量水平;现代农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建设日光温室小区22个,日光温室920栋。建设14个标准化畜牧小区和2个省级标准化绒山羊舍饲小区;特色农业保持稳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5万公顷,无公害基地生产面积5.3万公顷,绿色食品基地生产面积3.3万公顷,中药材、山野菜、鲜食玉米、特色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比重加大。农业产业化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6.2%。 林业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共完成植树造林1.18万公顷,完成封山育林2.05万公顷,完成林业育苗面积0.22万公顷,新增成林下开发面积1.13万公顷。我市已连续2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畜牧养殖业发展平稳。年末大牲畜存栏18.9万头;生猪存栏41.8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2.8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9.6万吨;奶类产量3.5万吨;禽蛋产量8.7万吨;水产品产量1.2万吨。 二、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实现产值6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实现增加值14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1.9亿元,下降11.7%;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3.1亿元,下降1.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127.3亿元,增长19.9%。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亿元,下降7.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30.2亿元,增长18.5%。从隶属关系看:中央工业完成增加值62.5亿元,增长27.7%;省属工业完成增加值27.4亿元,增长14.6%;市属工业完成增加值27.4亿元,下降4.4%;县、区工业完成增加值24.8亿元,增长23.0%。 工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增强。投资74亿元建设重点项目100项、竣工36项,石化、冶金、电力等一批骨干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抚顺发电厂两台30万千瓦热电联供机组和东露天能源综合开发项目已经国家核准,百万吨乙烯项目国家已批复同意立项。 国企改革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全年共完成国有企业改制180户,是前三年的总和。新抚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实现了成功转制,已改制的企业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活力明显增强,销售收入和上缴税金大幅度增长。 三、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施工面积276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8亿元,比上年增长31.5%。 房地产开发稳步发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13.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83.7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77.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9.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78.9万平方米,其中销售给个人77.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4.7亿元,其中销售给个人14.2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其 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0.5亿元,增长36.6%;建设项目投资完成113.7亿元,增长37.6%,房地产开发投资16.7亿元,增长30.4%。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城建总投资5亿元,其中道桥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改扩建城区道路145条、113万平方米,其中永安桥重建、中央大街与东西四路改造项目工期短、质量优,成为市民赞誉的标志性景观;更新“三供”管网22.6公里、排水管网24公里;整治浑河城市段干流和支流堤坝近10公里。加强城市综合整治,加大违章建筑清理力度,实现10条街路的占路市场退路进厅,完成60个住宅小区、109万平方米的环境建设;城区植树103万株,新增绿地100公顷。 棚户区改造实现历史性突破,采煤沉陷区居民得到有效安置。拆迁集中连片棚户区15片,共125万平方米,涉及3.71万户近13万人,拆迁规模为全市前18年来总和的1.69倍。开工建设回迁安置用房188.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60万平方米竣工并于11月中旬陆续配户,3.7万人喜迁新居,圆了棚户区几代人的梦,创造了“抚顺速度”和“棚改精神”。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小区21.8万平方米住宅交付使用,3345户居民将搬入新居。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公路总长度3539公里,比上年增加92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1970万 吨,比上年增长4.2%。公路客运量2031万人次,增长0.4%。全市共有公共汽车线路61条,比上年增加3条,长途客运线路370条,比上年增加12条;拥有公共汽车1265标辆,出租车4549辆。 邮电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汇票15.9万张,特快专递27万件,报刊1803万份。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7.7万门。城乡电话用户8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75.6万户。全市移动电话68.8万户。互联网络用户11.8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52.4亿元,增长12.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7.1亿元,增长7.9%;餐饮业零售额26.4亿元,增长40.2%;其他行业零售额14.3亿元,增长23.9%。全市有各种连锁店铺340个,比上年增加47个,实现销售额20亿元。连锁店铺的迅速发展和购物环境的明显改善,大大提升了全市商业的现代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