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在年初确定的100个重点项目中,已开工的有87项,完成投资额59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6%。中油抚顺石化分公司40万吨/年酮苯装置、特殊钢公司模具钢替代进口、新抚钢公司1.3万立方米制氧机组改造、辽电35万千瓦一号机组、抚顺市金新化工公司44万吨焦炭、鹰霸机械公司船舶发动机三期改造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竣工投产;抚顺石化3000吨/年催化剂、辽电二号机组、特殊钢公司10吨真空感应炉、新抚钢公司180平米烧结机等重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城建总投资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道桥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改扩建道路116条,前甸通道、三宝综合立交桥、浑河大桥至和平桥2.6公里快速路、和平桥南立交、浑河大桥南立交、海新桥至天湖大桥快速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通车,使部分城市主干道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新城路、临江路及将军街改造等一批利民便民工程全部竣工。加大违章建筑、露天集贸市场的退路进厅和户外广告的整治力度,加强了道路挖掘的治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果,城区植树122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55公顷,市容市貌得到改善。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公路总长度3447公里。全年货运总量4373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公路货运量1890万吨,增长10%。全年客运总量2650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2022万人次,增长2%。全市共有公共汽车线路58条,长途客运线路358条;拥有公共汽(电)车1281辆;出租车4535辆。 邮电事业快速发展。200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万门,比上年末增加5万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年末城乡电话用户78.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万户。在城乡电话用户中,住宅电话69.2万户,增加13.2万户。全市移动电话63万户,增加12.5万户。互联网络用户34万户,增加1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6.0亿元,增长13.0%,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1.4亿元,增长10.0%;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餐饮业零售额18.8亿元,增长8.4%,其他行业零售额11.5亿元,增长18.4%。集贸市场继续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城乡集市贸易场所230处,其中生产要素市场24处,消费品市场206处。全市有各种连锁店铺360个,比上年增加32个,实现销售额16.9亿元。连锁店铺的迅速发展和购物环境的明显改善,大大提升了全市商业的现代化水平。 市场物价有所回升。2004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3%,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4%。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6.9%,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0.4%,衣着类指数102.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94.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101.2%,交通和通讯类指数96.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99.1%,居住类指数100.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11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113.9%。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出口总额实现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6%,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外贸自营企业出口3.3亿美元,增长71.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037万美元,增长36.9%。 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6个,比上年增加13个,合同金额10668万美元,下降20.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7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8%。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27个,合同金额3200万美元;向境外输出劳务人员3100人,比上年增长29.4%;对外经济合作区扩展到26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事业成果显著。全市旅游市场以清永陵申报成功和红河峡谷漂流的开通为契机,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为重点,特别是借助沈阳客源市场,把抚顺清前史迹产品与沈阳清文化产品相链接,倾力打造“一宫三陵”品牌,使全市旅游事业发展加快。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3亿元,比上年增长41.5%。拥有星级宾馆22家,旅行社38家,A级景区7处,其中4A级景区3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6个。 八、财政金融和社会保险业 财税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各项税收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消增两税30.5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7.6亿元,同口径增长22.4%,其中市本级实现9.7亿元,增长22.6%;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9亿元,增长21.9%。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07.9亿元,比年初增加43.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4.4亿元,增加26.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0.7亿元,比年初增加1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5.8亿元,增加3.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3亿元,增加11.8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3.8%,现金支出1247.6亿元,增长32.3%。累计净投放货币35.3亿元,下降4.7%。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10家保险机构共实现保费收入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财产险2.2亿元,下降3%;人身险7.7亿元,增长25%。全年支付财产险赔款金额1.2亿元,人身险给付和退保金额0.6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各类科研机构共完成科研成果120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8项,国内先进水平的50项。获得国家奖励1项,获省奖励6项,获市奖励26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1%。专利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申请专利364项,比上年增长25.0%。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3.8亿元,增长20.9%。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987所,在校学生32.5万人,专任教师2.1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1.8万人;成人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3181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7773人;普通中学157所,在校学生12.5万人;职业中学19所,在校学生1.2万人;技工学校7所,在校学生3844人;小学516所,在校学生13.1万人。高考录取率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专科以上录取率为92.6%。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专业艺术和群众文化艺术。全年举办文化演出372场,观众达37万余人次,其中话剧《带陌生女人回家》在中国戏剧节上获8项金奖。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71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书量99万册,总流通量为23.8万人次;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8.7%,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4%。 |